一、组织机构
比赛的组织工作在“北京合唱节”组委会的领导之下进行。组委会下设比赛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工作人员若干。比赛办公室负责处理比赛期间的日常工作。
组委会办公机构设在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5号;电话:66014741;联系人:赵先生,荣先生;
二、评委机构
1、比赛设立评选委员会,由在京的音乐界知名人士组成。包括词曲作家、指挥家、理论家、歌唱家、学者、音乐编辑、多年从事群众音乐文化工作的领(指)导者、优秀合唱团队的团员等;
2、评委的年龄结构以老、中、青结合为原则,最高年龄不超过70周岁,最低不低于30周岁,平均年龄不超过60周岁;
3、初赛评委会:主任1人,委员6人;
4、决赛评委会:主任1人,委员8人,其中1至2人为大众评委;
5、评委工作守则:
1)维护比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守评委职业道德,保持评委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团体负责,对合唱事业负责;
3)按照由组委会比赛办公室制定的统一的评判标准进行打分(具体见“评判标准”);
三、参赛范围
1.参赛团体为北京市的企事业单位、乡镇团体、街道社区、学校、驻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外地务工人员、各地村镇社区、在京工作的外国友人等各类群众性业余合唱团均可报名参赛;
2.职业合唱团体、专业文艺团体声乐演员、艺术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等谢绝参赛。
四、比赛内容
1、参赛作品应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北京、新生活的内容,题材新颖富于时代感,旋律优美健康向上;
2、参赛队伍在参赛的两首歌曲中至少有一首为中国作品;
3、“北京合唱节”主办单位于2009年5月结集成册为《2009北京合唱节推荐作品集》(暂定名)。为推动新的合唱作品的普及,繁荣中国合唱作品的创作,凡演唱《2009北京合唱节推荐作品集》中的合唱新作的参赛团队将在初赛中一次性加0.05分。
4、凡参加比赛的合唱团队可参加音乐基础知识测试,测试只在决赛阶段进行,测试内容为《音乐之门》数字音乐教程第五、八、十二单元,重点检验音乐听力。主办单位将于比赛前举办《音乐之门》数字音乐教程专家讲座,并详细说明测试方式(具体时间及地点待通知)。测试成绩为决赛成绩的一部分,满分为0.05分。
五、评判标准
1、评委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参赛团队的现场演唱情况进行打分:
a.健康向上,精神饱满;
b.音色统一、音质纯净、吐字清晰;
c.音准、节奏准确;
d.对演唱作品的内容和时代风格把握准确;
e.具有较好的合唱艺术表现能力;
f.对作品进行了生动的艺术处理。
2、音乐基础知识测试将以电脑评判为唯一依据。
六、评判规则
1.多位评委同时打分,去掉该合唱团的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剩余评委的得分相加并取平均值为该合唱团的演唱得分,演唱平均分取小数点后两位。
初赛合唱团的最终得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a.演唱得分
b.演唱得分+演唱推荐作品得分
决赛合唱团的最终得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a.演唱得分
b.演唱得分+音乐基础知识测试得分
2、初赛成绩不带入决赛;
3、初赛时演唱评分最低不低于8.00,最高不高于9.50;决赛时演唱评分最低不低于8.50,最高不高于9.90;
4、各组别得分成绩前若干名的合唱团进入决赛,若有并列,同时进入决赛。
5、若决赛最终得分相同,取决赛演唱平均分确定名次;若决赛演唱得分仍相同,取演唱平均分小数点第三位。
6、音乐基础知识测试将在决赛现场举行,凡参加该项目测试的合唱团,其参加测试人员由电脑程序在出场演唱人员(不含指挥和伴奏)中随机选出3名
七、比赛分组
北京合唱节比赛将分为四个组别进行比赛,分别是大合唱老年组、大合唱成年组、大合唱学生组、小合唱组。
1、大合唱老年组:参赛团队的个人年龄为女50岁、男55岁以上(含50岁和55岁);
2、大合唱成年组:参赛团队的个人年龄为20岁以上,年龄上限不做设定;
3、大合唱学生组: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含中专、研究生);
4、小合唱组:不分年龄,不分混声或童声,可混合编组进行比赛。注明:计算年龄时只计算到年,不计算月。
八、比赛要求
1、参赛大合唱老年组、成年组、学生组比赛的合唱团人数限定在40—60人(指挥、伴奏除外),参加小合唱组比赛的合唱团人数限定在8—30人(指挥、伴奏除外);
2、报名参加大合唱老年组、成年组、学生组比赛的合唱团只能以同一个团队名称报名参赛,不得更换名称重复参赛,但可以组队参加小合唱组的比赛;
3、凡报名参加大合唱的团队若参加小合唱组的比赛,只能以同一个代表队的名称参加且不超过两个小合唱团队,同一团队大合唱与小合唱演唱曲目不得重复;
4、演唱曲目必须是二声部以上的歌曲;
5、初赛、决赛均须演唱两首作品;
6、提倡演唱推荐作品,推荐作品选曲的范围为《2009北京合唱节推荐作品集》中的作品,演唱推荐作品时应严格按照原谱的要求不得做任何形式的修改;
7、比赛时均需背谱演唱;
8、每支合唱团参赛演唱的时间限10分钟以内(指歌曲前奏开始到伴奏结束);
9、进入决赛的合唱团需提供参赛队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小学生交户口簿复印件,以备公正;
10、大合唱学生组也可以所在学校为团队报名,但须在报名表上注明学校名称并加盖公章,以备决赛时公正;
11、伴奏形式为钢琴或手风琴伴奏,不允许用磁带、CD伴奏;
12、提倡无伴奏演唱,小合唱组允许无指挥。
九、比赛办法
1、比赛分两个阶段:初赛、决赛;
2、进入决赛的团队不少于全部参赛团队的三分之一;
3、初赛、决赛顺序按照抽签方式进行;
4、比赛将采用现场打分不亮分的办法,每场比赛结束后宣布参赛团队的分数;
5、初赛全部结束后随即宣布进入决赛的参赛团队名单,并另安排时间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十、奖项设置
1、各组别将设立演唱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进入决赛的团队均可获得演唱一、二、三等奖,未进入决赛的较优秀团队将获得优秀奖;
2、未获得演唱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参赛团队获参赛纪念奖;
3、设立优秀指挥奖三名(只限大合唱成年组、大合唱老年组、大合唱学生组);
4、设立优秀伴奏奖四名;
5、设立优秀新作品奖三首;
6、设立优秀组织奖五个团队;
7、优秀指挥奖、优秀伴奏奖的评选谢绝专业人士参评;
8、组委会将根据比赛情况设立其他单项奖及特别奖;
9、组委会将在颁奖仪式上向获奖合唱团体及个人颁发证书、奖杯和奖牌。
十一、比赛地点、时间
1、比赛时间:
初赛时间:2009年7月18日—7月22日;
决赛时间:2009年7月25、26日;
具体的比赛时间将根据报名团队的数量作必要的调整;
2、比赛地点:
初赛:北京印钞公司礼堂(暂定)
决赛: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厅(暂定)
十二、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2009年 5 月11日-- 5 月 22日,周六、日不休息
上午10:00——11:30,下午2:00——5:00
2、报名地点:
1)北京音乐家协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北京文联大楼509室
联系电话:66014741
联系人:赵先生,荣先生
2)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
联系地址:天安门东侧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二殿东配殿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
联系电话:65116696 65116697 65133990
联系人:卢老师
3、在报名的同时,由主办单位免费发放《2009北京合唱节推荐作品集》至每个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限领1本。
4、在报名的同时,由主办单位发放《音乐之门》数字音乐教程至每个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限领1套,并收取教程押金300元,凡参加了合唱比赛的团队,待全部比赛结束后凭收据退还押金。
退还地点:北京音乐家协会。
十三、监督举报
1、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决赛时组委会将聘请北京市公证处对决赛阶段的比赛进行现场公证。
2、组委会设立群众监督电话,并在比赛宣传品、报刊等媒体上公示,由群众对比赛的公正性进行监督。
3、实行“谁举报,谁举证”的举报原则。一经查实,将取消相关责任人及参赛团队的评判及比赛资格。
4、组委会举报电话:66014741
十四、其它
1、组委会有权安排比赛团队参加合唱节的展演活动,相关团队应尽力配合。
2、本细则的所有内容对参赛团队具有约束力,需认真遵守执行,若有违反将取消比赛资格。
3、“2009北京合唱节”组委会具有对本细则的最终解释权。
2009北京合唱节组委会
2009年5月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