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起随父亲学习大提琴。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他就被摄入著名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伊萨克·斯特恩在中国》。
斯特恩先生的鼓励与支持为他远赴美国进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铺平了道路,1985年他在一个特殊的课程里,师从著名大提琴家A·帕瑞索教授学习。王健首次职业演出是198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然后,开始了他的国际巡演,早期的亮点包括与马勒青年交响乐团和阿巴多的合作,以及与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和夏伊的合作 (在阿姆斯特丹和中国)。
从此,他开始了与世界上许多顶尖乐团的合作,包括费城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底特律和芝加哥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苏黎世音乐厅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圣切契里亚乐团、哈莱乐团、苏格兰室内乐团、马勒室内乐团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他在这些音乐会上与众多伟大的指挥家合作,包括迪图瓦、克里文、萨瓦利施、贝尔格兰德、艾森巴赫、道斯贾德、希考克斯、威格尔斯沃思和哈丁。
在2006-2007乐季中,王健与BBC交响乐团和其音乐总监吉里·贝洛拉维克在远东巡演。他还在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与伦敦小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和大阪爱乐乐团合作。在2007年4月和5月,他与沙汉姆等人合作在美国推出一系列的室内音乐会,包括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两个音乐会。在此之前的音乐季中,王健与众多乐团合作演出,包括与伯戈斯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与阿什肯纳奇和NHK交响乐团,与尼米·雅尔维和底特律交响乐团,与拉扎罗夫和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以及与郑明勋和法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合作。王健也在世界许多音乐节上作为独奏家和室内音乐家演出,包括瑞士的维尔毕耶音乐节、日本宫崎音乐节、英国的爱德伯格音乐节、坦格坞德音乐节和美国的莫扎特音乐节。
王健是德意志唱片公司(DG)专属独奏家,最近发行了巴赫大提琴组曲以及与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合作的巴洛克专辑。他还与柏林爱乐和阿巴多及沙汉姆录制了勃拉姆斯的双协奏曲;与汤沐海和古本江管弦乐团合作录制海顿协奏曲;梅西安的世界末日四重奏(和郑明勋、沙汉姆、迈尔)和皮埃尔、杜梅合作的勃拉姆斯、莫扎特和舒曼的室内乐。他使用的乐器由Sau-Wing Lam家族赞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