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培尔蒂在《发元音时的缺点》一章中指出:
“元音a是嗓音的基础、也是主要的暗礁。认真研究这一元音对其他几个元音会有特别的意义……。”
“应该指出,用元音a唱练习就是因为它对发展嗓音很有好处,但是用元音。练了一段长时期以后,最好还要用其他较难的元音来练。用o和u练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两个字母位置太高,而且不响亮……。”
“有一些教师要学生在唱歌时总是把嘴唇保持o的形状,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即使这样的嘴形能发出元音o的真正的声音,但它却会歪曲其他四个极重要的元音。这样的话,每当要发a、e、i、u中的任一个元音时,一定要先发出元音o来,因为嘴形就是为这个元音而准备好的……显然,这样学生不仅永远学不到正确的咬字。并且还会使自己的面部具有不自然、不恰当的表情:应该在脸上表现得从容自若的时候,他却表现出恐惧……。”
兰培尔蒂建议学生们多熟悉有关发音的参考资料以便很容易地发出每个单词的正确的音,特别是元音o的三种不同发音法,同时也可以知道其他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柔和的、关闭的还是开放的”)。
兰培尔蒂所指出的意大利元音的发音规则目前只在某种程度上有意义,因为它们已很陈旧,但是他指出学生必须认真研究他们所唱的那种文字的语音学,这一见解是很有价值的。
“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需的天赋资质,但是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他仍然会感到自己无活动的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我们时常见到一些歌剧演唱者,他们的嗓音并不大,但是由于漂亮的咬字而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我再讲一遍,不是在唱歌,而是在表现嗓音宏大的人,他们的咬字必然不会正确。这类歌唱者的看法是:发得不正确的元音可以有助于音波的强烈震动。”
注1:练声曲是用元音唱的,试唱曲是用音名来唱的。----译注
注2:V·曼弗列迪尼(V·Manfredini,1737-1799)是《和声法则》(Regole armanice)一书(1797年在威尼斯出版)的作者。他在1755-1768年间及1796-1799年间任俄罗斯宫廷作曲家及乐队队长。著名作曲家杰赫齐亚列夫(1766-1813)把曼弗列迪尼得着本书译成俄文,译名为《和声及旋律法则》,180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学习歌唱的主要规则》是用俄文出版的第一部有关艺术性歌唱方法的书。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