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歌狂:小弟真的不明白,在声乐教学中,一直批判的声音太"靠后"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发声位置太"靠后"呢,还是由于在"共鸣腔"上的问题呢?
langzifei:靠后,和靠前的问题,在我国美声界,60年代就开始辩论,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彻底的结论,因为,总以声音效果判断,进而追索理论,都是近乎扑风捉影的。比如,帕瓦罗蒂,很多人说他是开放唱法,靠前,但他的声音同时也后后边的反射,后边共鸣腔的利用也是充沛无疑的。我的感觉,从初衷和方向上分析,比较好,如果自然、大气地咬字,运用开放地自然唱法,就应该是算所谓地“靠前”,它地标志,是字清晰,情感充沛,明亮清澈;而所谓靠后,就是冗沉地声音,加上窝进去地效果。这个问题,在美声论坛里边有很多争论,这些道理,在通俗中也应该适用。
我地观点:声音方向,靠前,因为我们咬字,呼吸都要用到前边的呀,(严格讲,是前后并用,比如说话的声母在前,韵母在后边,但不能都在后边吧)至于效果,当然可以出靠前、所谓靠后地效果,但,这是因自然而生,不是因,先靠后想象很多很多,然后,从后边通过意念,用冗长地气息,托住歌词和情感,如此地托,是不堪重负,也是无法轻松、彻底表达心灵的,同样,声音也不可能灵动、明亮、清澈、释怀。靠前、靠后,是一个相对地说法,就老帕来说,说他靠前,他就靠前,说他靠后,他的发声效果确实也有厚度且立体。我看,不如多多讨论一些,靠前靠后效果地根源在哪里?多想根源,即自然地源泉,不要被众多效果和假象弄地晕天黑地,声乐就该好学、轻松、简单的多~~~
yeanhwo:浪子,说说通俗的靠前靠后问题吧。我个人认为靠前靠后都得用,要看怎样比较好听就怎样用的
langzifei:肯定是前后都用啦~~~~~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全部靠前,做不到,自然的唱,是前后同时的,但就是不该意念上以后边为主,去做声音和字。正如你讲,歌唱怎样好听,就怎样用,呵呵,事实是这样,可非要表达,就困难了,无奈,都是文字~~~~~~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