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声乐 > 教学空间 > 【音乐畅谈】关于“吸”着唱的理解

【音乐畅谈】关于“吸”着唱的理解

分享到 |
日期:2009-7-8  来源:互联网  编辑:吕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吸”的意识总是靠后的,越吸越靠后,声音不“窝”才怪呢。拿我来说我就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是在嘴前的感觉,喉头照样放的下。我自己的“吸”是往下吸,不是往后“吸”,保持住喉头放下的基本位置在嘴前就唱了。其实演唱过程中我也不知道喉头具体在什么部位,管它有什么用呢?那样唱歌岂不复杂?  我自己的感觉是始终说话的放大,这种放大只是必须建立在呼吸支持,喉头降到合适的位置,声音又始终在嘴外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我从来不追求体内共鸣,因为我不想从感觉上在体内建立声音,追求的是在体外的声音,必须是靠前的声音。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如果面对一个初学者马上让他很靠前,那马上就会逼紧声音,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它的各个部位还没有协调好,免不了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这个靠前的声音位置不能变,在此基础上慢慢调整,逐渐达到腔体打开,到一定程度声音既靠前,也不会逼紧声音。学声乐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意识在作怪,你给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人毕竟是聪明的高级动物。   你给了向后吸的意识,又强化了往后的意识,就会产生靠后的“窝”的声音。你给了向前的意识,又强化了向前的意识,就会产生逼紧

    “吸”的意识总是靠后的,越吸越靠后,声音不“窝”才怪呢。拿我来说我就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是在嘴前的感觉,喉头照样放的下。我自己的“吸”是往下吸,不是往后“吸”,保持住喉头放下的基本位置在嘴前就唱了。其实演唱过程中我也不知道喉头具体在什么部位,管它有什么用呢?那样唱歌岂不复杂?
  我自己的感觉是始终说话的放大,这种放大只是必须建立在呼吸支持,喉头降到合适的位置,声音又始终在嘴外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我从来不追求体内共鸣,因为我不想从感觉上在体内建立声音,追求的是在体外的声音,必须是靠前的声音。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如果面对一个初学者马上让他很靠前,那马上就会逼紧声音,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它的各个部位还没有协调好,免不了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这个靠前的声音位置不能变,在此基础上慢慢调整,逐渐达到腔体打开,到一定程度声音既靠前,也不会逼紧声音。
学声乐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意识在作怪,你给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人毕竟是聪明的高级动物。

  你给了向后吸的意识,又强化了往后的意识,就会产生靠后的“窝”的声音。你给了向前的意识,又强化了向前的意识,就会产生逼紧的声音。你给了把嘴放在胸口的意识,又强化了这种意识,就会产生沉重的声音,同时也带来了“压喉头”的副作用。你给了高位置的意识,又强化了这种意识,会产生声音“吊”起来的副作用。
  任何一种意识的运用走到了极端就是谬误,任何意识的运用要适可而止,你已经靠前了,再强化它就是过了头,你的声音已经在合适的位置上了,再强化靠后也过了头,你的声音位置已经很高了,再强化它也会起不到好作用。
  学声乐好比是十字架的运用,要达到十字架的平衡,任何一个放向意识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十字架就是四个方向,分别代表了上下前后意识的运用方向。上就是高位置,下就是深呼吸,前就是位置要靠前,后就是腔体打开的程度。十字架的中心点就是上下贯通的关口。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声乐教学中意识的运用方式,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1、向前意识的运用:“哼鸣”是向前的意识。“i”母音的运用是向前的意识,“嘴前”是向前意识的运用。“面罩”是向前意识的运用。“把声音抛到篮球筐里(多明戈的意识)等等。其中也包含了高位置意识的运用。
  2、向后意识的运用:所有的母音形成在咽腔是向后意识的运用。把字放到大牙处是向后意识的运用。“脑后摘音”是向后意识的运用。“气行于背,声灌于顶”是是向后意识的运用等等,不一而足。
  3、向下意识的运用:“气沉于丹田”是向下意识的运用。“感觉嘴在胸口某个纽扣处”是向下意识的运用。“感觉小肚子”在唱歌是向下意识的运用。喉头放下来是向下意识的运用等等。
  4、向上意识的运用:“感觉眉心处咬字”是向上意识的运用。“用鼻子来唱”是向上意识的运用,“声音挂在眉心上”是向上意识的运用等等,同时也兼顾了向前的意识。
  声乐训练中意识的运用逃出了这四个方向吗?我个人认为没有。恰恰是这四个方向意识的运用中某个方向走到极端就会出现问题,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人们在歌唱时要想让声音完全解放,就必须上下畅通,上下畅通有一个关口很重要,恰恰这个关口就在喉咙部位,如果你这里是一个阻碍就绝对唱不通,也唱不高。为了打开这个关口,声乐教师都采用“打开喉咙”的办法,也有的说是“松开喉咙”。提出松开喉咙的认为“打”带有一种力量,容易使劲儿,于是便提出了“松开喉咙”。这个提法最起码不容易让人联想到“紧”,至于能否达到如期的效果那另当别论。
  那么如何让喉咙畅通无阻呢?说法就很多了。“打哈欠”是一种提法。理解打哈欠也要正确,我的理解是打哈欠的开始,如果认真体会一下,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吸”,恰恰这个吸让很多人吸得过了头,打哈欠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失去了“度”,过分的“打哈欠”起不到作用,反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憋”,老师在强调打哈欠,学生也真打了,怎么还紧呢?老师的说法错了吗?其实没有错,关键是学生的哈欠是否适度,针对此种情况,有的就提出了“半打哈欠”,大概是为了不过“度”。程志先生认为让舌头向前就是“打开喉咙”,他认为只有舌头向前,才能让声音畅通无阻,这是一种前后拉开式的方法,也有它的作用。贝基先生曾让学生“仰天长啸”也是一种办法,也起到了相应的效果。就一个打开喉咙就有很多种方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都有理,关键是你本人有没有理。
  沈先生的“吸着唱”也有他的理。从实质上讲,首先吸着唱能让喉结处在一个舒服合适的位置上,许多学生为了让喉结能放下来,采用了很多办法,有的喉结位置太靠下,变成了“压”。有的喉结位置太靠上,变成了“提”。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喉结舒服的位置很重要,任何的不舒服会让你唱起来难受,学声乐变成了一种痛苦,甚至痛苦一辈子也唱不好。喉结正确的位置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和人的生理结构不一样,喉结的位置也不一样,一定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要掌握一个平衡,掌握一个“度”。沈先生提出的吸着唱无非是为了让喉结处在一个合适舒服的位置上。至于舒服不舒服,适度不适度,一靠老师的辨别,而靠自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没有谁能帮助你。
  沈先生认为“吸”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喉结是往上跑的,也确有道理。“吸着唱”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解放身体的前半部分,因为前半部分的任何紧张都会对声音形成阻碍。如果归纳一下就是:身体前半部分放松,后半部分积极。“吸着唱”就必须把握好“度”,找到自己的平衡,找到适合自己的感觉,慢慢熟悉自己身体乐器的使用方法。
  声乐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能让你登入声乐殿堂,就是世界级的歌唱家在谈自己的体会时也是说法不一,帕瓦罗蒂喜欢用“啊”练声,而且是快速的音阶式的进行。多明戈喜欢用“i”母音练声,而且是一路上台阶,上去就不下来。帕瓦罗蒂认为唱高音时喉咙收紧的感觉。多明戈则认为唱中声区用横唱法,唱高音区用竖唱法,你看看,他们说的就不一样,你到底听谁的?
  所以说,去找到自己的方法吧!只有适合你的才是好的。套用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美声唱法-意大利歌曲

主  讲:刘斯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卧龙杯第三届民声大赛赛后采访郭祥义
  •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2011年度中青年教师专
  • 华南理工大学《首届男声专场教学研讨音乐
  • 2011北京合唱节合唱比赛决赛名单
  • 2011北京合唱节合唱比赛拉开帷幕
  • 第八届金钟声乐北京选拔民族组视频

热门标签

第十届中原创交响沈阳院声卧龙杯第天津音乐华南理工2011北京2011北京

教材教辅

意大利歌曲集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98页

isbn:7-103-01022-6

购买价:33元

  • 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
  • 意大利歌曲集

乐器

太平鼓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