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地说,在歌唱家的生涯中,要达到高音总是件使人头疼的难事。可是,我们主张:运用说话声作为达到高音的手段,这个难题是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的。
一个实用的试验可以给予概略的证明:在低的音高上朗读一句词,立刻又在同样音高上唱它。一个受过音乐训练的耳朵,能很容易地听出此间音高的相似。然后,提高说话声的音高,大约在嗓音音域的中声区部分,朗读并又在同一音高上唱。最后,逐步提升音高,继续到说话声能尽量达到的最高度,并以歌唱的嗓音在同样高度上唱。
用这样的步骤,能够得到惊人的效果。哪怕是最高音,如果发声照着说话声这么个常规走,歌唱的嗓音将不会觉得怎么困难的。歌唱家若没有可能获得高音,经过这个试验后而得到的效果,将会是令人吃惊的;使获得高音成为可能,只是因为通过说话声将歌唱声音带到了最高处,这就是由于将前者音高的位置安放在后者的音高上的结果。
在《阿依达》第一幕里,著名的咏叹调《可爱的阿依达》(Celeste Aida) 结尾一句: "Un trono vicino al sol ..."------因为它的高音对任何男高音都是件极难的工作 ----如果,在接近的高度上先朗读,然后在同样高度上唱,就能证明,这比单单凭借用歌唱嗓音一般的训练来达到高音的方法,要容易得多。
通过这种方法,歌唱嗓音去达到它的音高就有很大的弹性。如果,歌唱者仅仅企图强制声带发出声音,来提高他们的嗓音,而不去求助于说话声,他们会感到要达到他们竭力追求的 降b2 或 c3 ,将始终会是个极大的困难。
对嗓音的音高的误解,就是造成这个困难的原因,给予说话声以这项确定音高的工作,困难就会绝对地消失了。说话声是歌唱嗓音的真正模型,这也表现在所有它的特征和范畴内,因此,它也必须是确定嗓音的不同音高的因素。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