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著名钢琴家、指挥家石叔诚,近日来宁开设旨在为专业人士提供高水平辅导的钢琴“大师班”,3天课程学费高达1000元,没想到吸引了数百名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听课。石叔诚面对家长们的热情反而感到忧心:现在国内很多琴童的家长一门心思让孩子考级,其实,刻苦练习、一味强调技术反而可能毁了琴童。
让孩子“跳级”考证书是拔苗助长
记者在“大师班”课堂上看到,孩子们大多有些心不在焉,家长们却认真地做着笔记。上了两天课后,石叔诚发现:有的琴童明明只有6级水平,家长却急着要他们去参加10级考试。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考了10级就很有面子,功利心太强了。”石叔诚说,国内很多家长都是冲着10级证书升学能加分去的,现在很多城市的名牌中小学校都招收音乐特长生,钢琴或其他乐器的10级证书,相当于这些名校的“敲门砖”。而且,高考时学乐器的孩子更可以多一条艺考的选择。
为此,有些家长、老师逼着孩子“跳级”考证书以配合升学进度,明明只有6级水平却非要去考10级,能力跟不上就加大训练强度,每天练琴8—10小时;除了考级目录上的曲子其他一概不学,有的一年到头只反复练习两三首曲子,枯燥乏味。“我很心痛孩子,”石叔诚说,这简直是拔苗助长。
石叔诚介绍,自己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学弹钢琴,但他没有逼着孩子每天长时间练琴,他觉得眼下水平不及那些刻苦的孩子不要紧。
让孩子弹钢琴是为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石叔诚说,但现在很多家长期望值太高,甚至有“赌”的心理:要么高压逼着孩子练琴、一心一意要成名;要么听说“出头”难就干脆不让孩子学了。
中国琴童技术好,但难成名家
石叔诚介绍,现在国内琴童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太刻苦了,这在国外不可想象。”他说,现在连美国等地的专业音乐学院都会到中国来选拔人才。
但石叔诚对这一现状并不乐观:过分强调技术,已经让中国琴童走向误区,忽视了音乐文化内涵美和艺术魅力。“光盯着孩子的手形、乐曲的难度,至于能否理解乐曲、很好地表达乐曲意境却一概不问。”他说,很多孩学了多年钢琴,却根本听不出自己的演奏究竟好不好。
“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光靠苦练是不行的,首先要有天赋,还要有发自内心的兴趣。”石叔诚说,中国琴童技术是不错,却难以成为名家大家,这种畸形发展的后果很可怕。“当他不能继续走音乐这条路时,他能不能顺利融入社会?能不能很好地从事其他行业?”这些都是未知数。
链 接
石叔诚:著名钢琴家、指挥家,1981年开始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是中国经典乐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原创作者之一。现任中央爱乐乐团驻团指挥和钢琴独奏。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