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文硕:中国歌舞电影的演进(三)

文硕:中国歌舞电影的演进(三)

分享到 |
日期:2009-8-25  来源:新浪  编辑:谢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歌唱电影是中国影业孩提时代的天真想象,充满了幼稚的真诚,闪烁着浪漫的诗意,体现着浓郁的中国风格,而歌舞电影则分明是艳丽、性感、时尚与风情,在那五彩缤纷、热情四射的面具背后,更多的不是理智,而是想象,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描绘,而是对人世、对现实的意象表现。   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非常开放的,也是引进新潮娱乐最快的。白俄、菲律宾、欧洲、美国、东欧波兰、匈牙利很早就到上海进行歌舞表演。所以,中国歌舞都是吸收他们的经验,走他们的路子而来,绝对不是凭空而发。当时,人们发现报载书店突然冒出一批外国歌曲,然后,中国人也紧步后尘,开始创作流行歌曲,中外时间差在3个月左右。由于西洋音乐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上海音乐开始有了新的发展,也可以说中西音乐结合的雏形发轫于此。同时,歌舞剧种方兴未艾,电影事业如雨后春笋,唱片业日益发达,电台的播歌才是影响最大的,每天播放流行歌曲,迫使音乐歌曲的改革迫在眉睫。这样一来,唱歌电影促进了歌曲的发展,歌曲发展又丰富了唱歌电影事业。以此为基础,歌舞电影也获得一定的发展。   电影的诞生,引领了时代的风骚,预示了未来的历史。这时,一些在电影界或歌舞界活动的人,开

  1936年出品的《金钢钻》,导演徐欣夫特地设计了一场戏中戏——歌舞游艺大会:在一群著黑白两色时装的姑娘们的伴舞下,顾兰君和顾梅君载歌载舞,表演“桃花之歌”,龚稼农帮着乐队,拉着提琴。这场戏的拍摄场面很大,也很重要,因为游艺表演结束后,场内会骚动起来,有大强盗闯进来,而扮演侦探的王征信,正等待着“伺候”他们……。许如辉为这部电影创作了音乐,其中,《金钢钻》插曲“桃花之歌”,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欢乐,百代灌有唱片。

  周璇主演的第一部歌舞片,应该是1938年由生产三星牙膏的中国化学工业社投资、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接拍,并由方沛霖导演的一部“软性歌舞片”《三星伴月》。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广告歌舞片。以前,她只是客串一些电影中的群众歌舞演员。她在该片中出演歌星王秀文,插曲有“春游”、“三星”和“工场”。由于声情并茂地演唱了由黄嘉谟作词、刘雪庵作曲的“何日君再来”,立刻红遍全上海,火遍全中国。“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是解放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在1936年秋在欣赏了黎锦晖的“作品演唱会”以后,即兴创作的一首探戈舞曲。到1938年,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拍摄歌舞片《三星伴月》时,导演方沛霖请编剧黄嘉谟为刘雪庵的这首曲子填了词,即成了该片的插曲“何日君再来”。它是在周璇扮演的女主角、电台歌星王秀文和情人分手时情绪伤感时所演唱的。这首歌曲的旋律低回委婉、歌词贴近口语,而且使用了探戈舞曲的节奏,速度缓慢但流动感强。当时的评论文章这么写:“在这支歌诞生的漫长……岁月中,没有任何一支中国电影歌曲像它这样引起纷纭的评说和褒贬。”(注释十)百代公司很快为这首歌曲灌录了唱片,这是周璇最早为“百代”灌录的唱片,此前,周璇的歌曲全部由胜利和蓓开录制。这首歌经电影放映和灌制唱片发行后,马上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被广泛传播,成了舞厅里最热门的伴舞曲。乃至时隔一年后,当香港大地影片公司出品的抗日影片《孤岛天堂》在舞场情节时也引用了这首歌,引发了大小歌舞团的竞相演绎热潮。到了1941年,“何日君再来”又被日本影星李香兰(山口淑子)灌制成唱片,使该曲从中国一直流传到日本。从此,一部影片只要有周璇献歌,就有成功的胜算。“艺华”公司不仅因为这部歌舞片的票房赚得盆满钵满,还捞到了三星牙膏付给的数目可观的广告费,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歌舞片。

  《云裳仙子》是民国时期一部电影的名字,英文名为THE ANGEL。的确,这四个字虽然是个静态描写却动感十足,既有中国古典氤氲又不乏新时代的气息。“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霓裳羽衣”与今天的“云裳”是否异曲同工呢?她的确是在民国28年即1939年出世的。编剧兼导演是岳枫,主演有陈云裳、傅威廉、王引、尤光照、陆露明等。故事讲述的是“音乐家林少梅的女儿小玲能歌善舞。一天,少梅邀友聚会,命小玲歌唱其新作《春之恋歌》,声惊四座。座中有某戏院主人,盛情邀小玲主演歌舞剧《云裳仙子》,只见美女数十,翩翩起舞,小玲绰约如仙女,领袖群芳,艺惊四座,从此名扬遐迩。南洋富家子黄家庆曲意追求小玲,少梅贪其豪富,有意促成。小玲年轻识浅,为家庆风度所惑,坠入爱河。小玲母慧英不满少梅将女儿作摇钱树,苦心敦劝,终未能挽回小玲爱慕虚荣之心。原来小玲系慧英与前夫周家瑚所生。家瑚早年遭当局之忌,流亡海外,久无音讯,慧英无奈嫁与少梅。一天,慧英于音乐会上邂逅一满面风霜的绅士,谛视良久,认出为前夫家瑚。二人谈及往事,感慨万端。家瑚见小玲长大成人,未便遽认。慧英追念旧情,时与家瑚私会。小玲不知个中原委,不满母亲所为,也不听劝阻,与家庆出游南洋。家庆系一浅薄少年,日久厌旧恋新,在小玲分娩一女后即将她遗弃。慧英亲赴南洋携其母女回国。小玲再次应邀主演《云裳仙子》。演出之夕,女婴因感染家庆梅毒夭亡,小玲悲痛万分。时少梅溺于赌博,慧英遂与之决绝,携小玲离其寄父,与家瑚重续旧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白居易的“霓裳羽衣”就是描写大唐的宫廷歌舞,而“云裳”在这里也是在渲染民国时期的歌舞。更巧合的是这两段歌舞都是统治王朝正摇摇欲坠时期的“歌舞升平”,只不过一次是内忧,一次是外患。可惜!如此精彩的电影我们今天却难以看到了。不过历史的精彩虽然不易再现,但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在遍寻雪泥鸿爪中还是会有收获的。这部电影是陈云裳继《木兰从军》以后主演的歌舞片,根据笔者收集的由新华画报作为号外发行的《云裳仙子》特刊来看,群众歌舞队是由新华歌舞班演员出任的,歌舞场面在片中虽然不及好莱坞进口片《飞燕迎春》那样艳丽,但在国内歌舞片中已属上乘。当时的广告这样描绘陈云裳的歌舞表演:“飘飘欲仙—娇艳的舞姿,带着热情的笑容,使人们得到无上的安慰,使人们憧憬了黄金般的青春。”“陈云裳充分显示她诱人的热力,发挥她歌唱的天才,每一个观众的心灵将会被她吸引。”主要歌曲包括:主题歌“云裳仙子”(黄嘉谟词 黎锦光曲)、“春之恋歌”A(田汉词,金玉谷曲)、“春之恋歌”B(田汉词,黎锦光曲)、“矿工歌”(田汉词、黎锦光曲)、春怨(岳岚词,黎锦光曲);主要时代舞包括:花鼓舞、手绢舞、羽扇舞、摩登舞。

  1944年1月,华影出品的《鸾凤和鸣》由周璇和龚秋霞分别出演女一号和女二号,男主角为黄河,编剧萧怜萍,由方沛霖导演,这是一部载歌载舞的电影,剧情为:音校学生李韵青(龚秋霞饰)因患天花破相,不能登台演唱,立志培养歌唱人才。上海光大电台点播歌星朱玉华(周璇饰)在韵青培养下,成为著名歌唱家。韵青因破相无法面对男友周明琪(黄河饰),意欲撮合玉华与男友交往。玉华举办由明琪指挥‘不变的心演唱会’,大获成功。在玉华的努力下,韵青与明琪和好如初,三人遂成事业上的知己。电影公司为保证市场成功,邀请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作词、作曲和编剧,唱词全部由李隽青创作,黎锦光、严工上、李厚囊、陈歌辛、梁乐音,为这部歌舞片创作出九首歌曲,如“可爱的早晨”、“不变的心”、“真善美”、“红歌女”、“歌女忙”和“讨厌的早晨”、“流浪曲”,其中周璇独唱六首,与龚秋霞合唱一首,龚秋霞独唱一首,与黄河对唱一首。词曲完美结合,加上这些歌舞明星们的倾情演绎,这九首歌一首比一首火,其中,《讨厌的早晨》显示了周璇另一种风格的演唱,别有一番趣味,歌曲生动、诙谐、调侃地勾勒出了一幅旧上海市民风俗图,词曲作者黎锦光等人为了这支歌曲里有这么一句“破尿布飘扬像国旗”而受到敌伪当局的传讯,还差点儿吃上了冤枉官司。虽经几次交涉,日伪当局仍旧坚决不允许“百代”灌制这部电影唱片。幸亏电影早在此前已经发行放映,再加上张善琨怕自己“蚀脱”老本,极力从中周旋才免于遭禁。但最有意境,最有艺术品味,因而也最火的,还是李厚蘘谱曲的“真善美”。

  《凤凰于飞》是周璇1945年在成功扮演《红楼梦》中林黛玉以后,为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华影’)拍摄的最后一部歌舞片,编剧沈凤威,导演方沛霖,演员周璇、黄河、王乃东、关宏达、严凤凰、章志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年律师陈士明,挂牌后因资历较浅,问津者寥寥。妻子吴淑贞喜歌唱。某日,她与友人至某饭馆,在友人怂恿下上台一歌以为娱,为乐队指挥杨杰所赏识,请吴淑贞加入音乐研究会。丈夫出于嫉妒,竭力反对。夫妇间感情逐渐疏远。后淑贞随乐队北上演出。丈夫陈士明无法阻止,愤而离婚。吴淑贞到处演唱,有巨室少年李子良对她一见倾心,百般追求。某日,陈士明为了让女儿一睹母容,携女到剧院观淑贞演出。然母女分离日久,女儿已不识母亲。另有一豪客赵某,企图侮辱淑贞,淑贞以武器伤赵,被拘下狱。李子良设法营救,请陈士明担任该案辩护律师。陈士明在庭上为淑贞力争,遂告无罪。淑贞虽不能忘情,但知道陈已另订婚,便默然远行。临行之日,淑贞去陈处告别,见到女儿,然为了免使女儿日后痛苦,并不相认,只求合唱一曲留念。此时,陈士明归来,见母女情深,不禁恻然,便与淑贞重归于好,合家团圆。排练期间,周璇身体一度非常不舒服,无法适应既要练歌,又要排舞的剧组生活。但出于对艺术的追求,尤其是当周璇读完原著《倾国倾城》后想到故事虽不是写自己,但表达了母女团聚的心愿和深情时,终于出色地演绎了剧中的11首歌曲,并用舞蹈塑造了剧中的人物性格。其中主要歌曲包括:“凤凰于飞”、“前程万里”、“霓裳队”、“寻梦曲”、“慈母心”、“嫦娥”、“合家欢”、“感谢词”、“晚宴”、“笑的赞美”。该片导演方沛霖也知道影片的故事还不足以抒发周璇想家思亲的情愫,便特地去寻找了解周璇身世以及婚变过程的报刊编辑陈蝶衣,为其撰写插曲8首,其中最使周璇动情的是“慈母曲”和“合家欢”。当影片《风凰于飞》公映时,在场的观众们无不为这几支动人肺腑的影片插曲所感动落泪。

  1947年,周璇又与方沛霖合作,出演了《花外流莺》歌舞片。该部电影由“大中华”1947年出品。编剧洪谟,导演方沛霖,演员周璇、严化、吕玉堃、李露玲、蒙纳、徐莘园、平凡、胡小峰。剧情:抗战胜利后,上海市郊小镇正丰菜馆主人逝世,喜欢唱歌的女儿周莺(周璇饰)接替父亲经营菜馆。因唱歌影响邻居家庭教师青年丁求实(严化饰),二人搞得不愉快。适周的大学同学沈传庆(吕玉堃饰)率同学到此郊游,使周丁二人误会冰释。可沈的未婚妻(李露玲饰)又误会周沈相爱,闹出不少笑话。最后解除误会,两对青年均获得幸福。片中6首插曲均为周璇演唱。主要歌曲包括:“花外流莺”、“诉衷情”、“春之晨”、“月下的祈祷”、“高岗上”和“桃李春风”;其中,“春之晨”特别之处在于:歌唱旋律的语法不是常见的断句方式,也没有乐句对帐的对称形式,换气之处也异于常曲。

  1949年春初,方沛霖由于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原计划邀请周璇主演的歌舞片《花落风飘处处闻》也不得不取消。不久,周璇又与香港大长城影片公司签订了《彩虹曲》和《花街》歌舞片合同。

  《彩虹曲》是周璇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长城影业公司(香港)1949年出品。陶秦编剧,岳枫、陶秦导演,演员周璇、严化、韩非、龚秋霞、裘萍、文逸民、姚萍、吴景平、严肃、王福龄。剧情:船长的女儿陆馨芳(周璇饰)在睡梦中,偷偷上船去南洋出游。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一名演员,在大型歌舞剧《彩虹曲》中,扮演女主角。她尽情地唱歌跳舞,醒来竟是南柯一梦。在这部影片里,她与富于喜剧表演才能的男明星韩非再度合作。《彩虹曲》片中插曲10首,周璇演唱8首,其中,主要包括歌曲:“彩虹曲”、“鸡牛猫狗”、“想娃儿”、“青春之歌”、“扫地歌”和“厨房歌”。据说,在这几首歌中,周璇第一次使用了花腔女高音的唱腔,显示出她以往从未施展过的演唱才华。

  同年(1949年),周璇又一次与韩非合作,为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摄制的歌舞片《花街》出任女主角。编剧陶秦,导演岳枫,演员周璇、严俊、龚秋霞、罗兰、韩非、严肃、白荻、吴景平、刘仁杰、李翰祥。剧情:某城花街上有一茶楼,小葫芦夫妇(严俊罗兰饰)携女大平(周璇饰)在此卖唱为生。抗战烽火起,,恶霸高老爷(刘仁杰饰)勾结汉奸,欺压小葫芦一家。抗战胜利后,,高又勾结接收大员,诬陷小葫芦为汉奸,以达勒索目的。不久,解放大军南下,花街得以光明普照。在该片中周璇演唱了“媳妇受折磨”、“母女俩”、“逃亡”、“韭菜花开”、“歌虚荣”、“秋江曲”六首插曲。这是周璇在香港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

  龚秋霞的歌舞能力是公认出色的。早在1937年,她就主演了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摄制了由夏衍编写剧本的电影《压岁钱》,张石川出任导演兼制片人,尽管这不是一部歌舞片,但龚秋霞在其中轻歌曼舞,充分施展才艺,一场她与胡蓉蓉合跳的楼梯踢踏舞,集中表现了她的歌舞才华,堪称绝对经典,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精彩纷呈,使当时的影坛为之瞩目,观众为之倾倒。此片还有中国首位歌舞明星黎明晖与“歌舞剧皇后”李丽莲参演。抗日战争时期,龚秋霞主演了由上海民光、新华、国华等投资公司出品的歌舞片《歌儿救母记》和《歌声泪痕》,其中《歌儿救母记》中的插曲“春风野草”,在当时风靡一时。

  龚秋霞的歌舞事业最高峰属于由吴村编导的1948年的歌舞片《柳浪闻莺》,片中共有15首歌曲,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歌舞片插曲最多的纪录,由龚秋霞和白光主演。龚秋霞在片中演唱了“女神”、“初阳”等7首歌,还与白光合唱了同名主题曲、“湖畔四拍”、“湖上吟”三首歌,全属带有艺术歌味道的殿堂之作。其余“梦里相逢”、“梦中人”、“牧歌”(与梅熹合唱)、“江边月”、“春风野草”、“我忘不了你”等均是经由她呖呖莺声,唱出旧日上海风华,多年后,仍被不少后浪歌人旧曲翻唱。尤其是“湖畔四拍”一曲,龚秋霞是女高音,唱得甜润婉转;白光是女中音,则低沉性感,二人相得益彰。

  1948年,她伙同陈琦、张帆、陈娟娟四人在香港再合演了一部歌舞电影《四美图》。这还得从1942年的上海开始说起,李倩萍导演了一部由他们四位合演的《四姊妹》,结果她们真的情如手足,并义结金兰。之后,张帆的男朋友投资开设了一家“四姊妹咖啡馆”,让她们四人做股东,由她们轮流驻唱,成为一时佳话。这次,她们再续银幕上的姊妹之情,合演了这部由胡心灵导演的“四美图”。这部歌舞片共有七首歌曲,如“荒唐浪子”(林牧词曲)、“我们要爸爸”和“我在呼唤你”,由百代公司发行,广为流传。

  三、总的评价:好莱坞与中国比较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导致了美国急剧恶化的经济状况和萎靡不振的国民情绪。但是,歌舞娱乐产业却在经济的寒冬中傲然挺立。东方的中国虽然在地理上距美国歌舞片很远,但在相互影响上却离它愈来愈近,从而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歌舞叙事顺序、逻辑与风格。这是早期中国歌舞片发展的鲜明特征。1931年,碧芬曾发表《音乐歌舞有积极提倡的必要》一文中指出:“欧美各国摄制的有声电影,狂风暴雨般的扑打到中国来,被它们卷去的金钱,不知有若干千万;所以我国自制有声电影,万万不容再缓。可是自制有声电影,首先该养成音乐歌舞人才。……我很希望联华公司把音乐歌舞班尽量地扩充,更希望其他的制片公司也仿照办理。”

  纵观中国歌舞片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1,歌舞剧演员与歌舞片演员的互动性加强。歌舞片轻歌曼舞的表现形式和赏心悦目的效果,无疑符合当时民众渴望逃避现实的心理。歌王阿尔·乔尔森引领了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演唱机器埃塞尔·默曼凭借电影《万世成空》成功进驻好莱坞,她洪亮的嗓音透过银幕传达到更广阔的观众群;舞艺精湛的弗雷德·亚斯泰尔和金姐·罗杰斯跻身星光大道,成为风云一时的舞蹈排档。这些星光闪耀的百老汇巨星在好莱坞的呼风唤雨,让好莱坞制片人进一步认识到百老汇巨星的票房号召力,于是他们开始大批量引进才华横溢的百老汇演员,而百老汇能歌善舞的巨星们更是制片厂的抢手货。面对电影市场的巨大魅力,齐格菲尔德破天荒同意将自己的富丽秀录制成影片发行,电影版《演艺船》将海伦·摩根送到百老汇;玛丽莲·米勒也因为在音乐剧电影版中有上佳表现,成功打入电影界。艾迪·坎特尔、范妮·布莱斯、保罗·罗宾逊、苏菲·塔克尔、艾琳·杜恩等歌舞明星纷纷投入好莱坞的怀抱。

  进入30年代以后,为迎合中国电影风潮,明月歌舞剧社演员和其他歌舞演员也相继进入了银幕。1935年5月,周璇和“新华社”徐健一起表演了电通影片公司出品的《风云儿女》中的一段双人舞,同年,与明月社的白虹、黎明健、新华社的严雯、徐健加盟天一影片公司的《美人恩》,出演群舞演员。电影媒体的出现,为这些歌舞演员们提供了最佳的表现机会。

  2,美国好莱坞歌舞片的发展,有赖于百老汇这个音乐剧宝库的丰富资源。30年代好莱坞早期歌舞片,大多改编自百老汇经典歌舞剧或者搬演自游艺场的舞台演出。面对电影这个巨大的市场,齐格菲尔德破天荒同意将自己的《富丽秀》和《演艺船》录制成影片发行。许多在百老汇成功的舞台剧,直接被搬上银幕,制作成电影版,风靡一时。

  而上海虽然集歌舞剧和歌舞片制作之地为一身,但歌舞剧与歌舞片处于相对脱节状态。尽管有黎派歌舞剧《芭蕉叶上诗》被搬上银幕,但也只是一部歌舞电影中的一个歌舞段落,而不是全部。

  3,在叙事模式上,好莱坞大多沿袭了“歌舞+戏剧”的叙事模式,着意营造出一派“欢快”、“温馨”的景象,从而奠定了后世经典歌舞片的发展走向。所以,歌舞片有歌舞兼备的,也有侧重表现歌唱或舞蹈的。

  而中国歌舞片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歌曲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如果说中国歌唱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与好莱坞和百老汇接轨,那么,由于舞蹈的缺席,特别是叙事舞蹈的不到位,使得中国很少出现歌舞严格叙事的歌舞电影。

  4,中国歌舞片的发展受到了好莱坞歌舞片深刻的影响。从技术手段,到结构方法,叙事技巧等等,有众多仿效之处。但在制作规模上,好莱坞显然要强大得多。比如,巴斯比·伯克利在《第四十二街》中的大型歌舞表演,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只见升降自如的表演区,顶部摄影带来的俯视的大全景,跳舞女郎组成花团锦簇的图案等,这是中国电影业的资金和技术所望尘莫及的。

  5,与同时代好莱坞歌舞片的“甜美”、“灿烂”、“性感”大制作相比,20世纪30年代与中国本土相适应而诞生的“中国歌唱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特征,这就是淳朴、热情、清苦、悲伤之类的普通叙事,正是这种艺术形式,强化了民族化主题。如《渔光曲》、《神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影片,均具有较鲜明的民族化印记。

  在中国电影“歌舞化”过程中,当歌舞的内容不断得到强化,而歌舞的形式被相对否定的时候,应该就是歌舞的形式彻底到达理想境界的时候。所谓“大言希声、大象无形”,其实就有这层意思。这是许多艺术家梦寐以求所寻求达到的歌舞境界。与此同时,越是民族化,就越是世界化。中国歌舞片,尽管在歌舞化上无法与好莱坞比美,但却牢牢地刻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而这种印记又为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化主题公园,提供了一幅奇异独特的歌舞景色。这是令人喜悦的。

  本章源自文硕著: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第十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页 1 2 3

相关内容

  • 音乐课变“音乐会” 巴蜀小学以演代评2014-12-3
  • 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在肇庆决赛2014-12-3
  • 海口一中举行“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爱心音乐会2014-12-3
  • 徐晶晶感恩独唱 音乐旅程华丽启航2014-12-3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