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残缺与美是一对矛盾。但在12日晚北京中国剧院的舞台上,400多名残疾人演员用他们的肢体、歌声、心灵告诉满场的首都观众:残缺也能创造震撼人心的美。
(实习编辑 俞芳园)12日,北京大雪,然而10余年来首场全国残疾人艺术进京汇演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让观众和演员同时热血沸腾。
为什么舞台上朵朵生命之花开得如此绚烂夺目,那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爱得炽热
“我问天空,生命是什么?天空说:生命是爱的摇篮。我问大海,生命是什么?大海说:生命是梦的港湾。我问大地,生命是什么?大地说:生命是尊严的别名……
也许我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那一片绿叶,可我们肩并肩站在一起,就会是一棵参天大树的茂盛;也许我不是这天空里最亮的那一颗星星,可是当我歌唱着燃烧自己,天空就会铭记我快乐的表情!”
舞台上“生命·阳光”的帷幕升起。追光中,两名肢残者在年轻的盲人钢琴师的弹奏中开始朗诵,代表中国8300万残疾人表达对生命的追问。
开场节目是云南代表团带来的舞蹈《生命激情》。舞台中央,以佤族图腾牛头为支架,领舞的杨学寿,用牛头做锤,演奏出激越的鼓点。那是残疾人向命运抗争的号角。
这时,只见6名仰卧在前台的肢残小伙子完全依靠背肌和腹肌的力量同时一跃而起。“他们站起来了,一条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是一座座岿然挺立的山。”编导杨泽云激动地说。
接下来是河南代表团选送的《手舞四季》。
春,春水的流淌和鸟鸣声中,小草发芽、生长和春水奔流。夏,蛙鸣声中,小荷采才露尖尖角,田田的荷叶越长越高。秋,秋叶在树上摇曳,金黄的叶子洒落,满天飞舞。冬,雪花从天上洒落,雪中的寒梅傲霜绽放……
不到现场,你难以想象这幅美妙的四季图景是28名有听力障碍的少女完全用自己的手臂勾勒的。“她们听不见,练得很苦,两个月集训里一头扎进训练房,一跪就是几个小时。”河南代表队领队韩爱敏说。
为什么舞台上这些不再完整的生命之花能开得如此绚烂夺目?观众们从他们无声的表达中听明白了——那是因为尽管残缺,他们对生命爱得炽热。
为什么饱经风霜的他们没有被命运吓倒,那是因为他们在风雨之后拥抱阳光
朗诵:我们对着太阳说追求不会改变;我们对着大海说理想不会迷航;我们对着天空说坚持就会有希望;我们对着世界说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拥有灿烂的阳光。
视力有障碍的小伙子孙岩是整场演出的钢琴伴奏,也是北京代表队选送的钢琴曲目的演奏者。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他只是第一次出场时试了一个音,因为那不是他熟悉的琴,而此后他再也没有试过,坐下就投入演奏。
“实际上孙岩的表演堪称大师级。在他的眼神里,你看不到一点点失明的忧郁,只有对音乐的陶醉。正常人没法体会残疾人从音乐中获得的快乐和自尊,因为音乐就是黑暗世界里一缕阳光,可以说等于生命的全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男高音李初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