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瓦提县宣传部工作的王国纯说,他是追寻新疆音乐才到了阿瓦提县的,到了阿瓦提县后他就为当地的音乐和文化所着迷,现在他决定扎根新疆,是音乐留住了他的脚步。
“前年过春节我回甘肃老家探亲,天水市委宣传部想要我去,我都动心了,但新疆音乐又把我带回来了。”天水市有他的亲人,有优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王国纯是动心了,可没有新疆音乐的日子他觉得没法活。
人总是会因为一些事物而留恋一个地方。
王国纯对阿瓦提县的文化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当地的景物、风俗、音乐、故事都让他心动,最能扣响他心弦的是新疆的音乐。
9年前,王国纯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时,就渴望来新疆。在大学里他最喜欢的歌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他眼里最美最神秘的音乐是《十二木卡姆》。当得知阿瓦提县丰收三场招聘音乐老师时,他感觉自己中了头彩,兴奋地到丰收三场当了一名小学音乐教师。
到了新疆后,王国纯忘情地品味着新疆音乐的神奇,从音乐中他汲取着成长的养分。第二年,他创作了第一首歌词《胡杨人家》,后来发表于《音乐生活》。
音乐总是和乐器分不开的,在民族乐器中王国纯最钟情萨塔尔,这种乐器是《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第一次在阿瓦提听到维吾尔族艺人演奏萨塔尔后,他被那种悠扬空旷的乐曲所感染,当即下决心要学会演奏萨塔尔。2002年10月王国纯到新疆艺术学院进修,主修声乐,同时跟着一个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演奏萨塔尔。音乐总能让人陶醉动情,“小老师”每弹一曲,王国纯就会流一次泪。有时一想到萨塔尔的声音他都会流泪。但他最终没有学会演奏萨塔尔。为了能常听到萨塔尔的声音,他买下了所有的跟萨塔尔演奏有关的CD光盘。
他说:“萨塔尔的声音很悠扬,能制造出空旷,感觉把人送到了天际。”
在同事们的眼里,王国纯是一本新疆音乐词典,他来新疆后一直在学习,向民间的老艺人学习,向当地的音乐人学习,新疆的音乐和舞蹈让他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他用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到阿克苏艺术学校学习手鼓演奏,他会跳刀郎木卡姆,能弹几下萨塔尔、都塔尔和热瓦甫。
从音乐教师到宣传部干事,从写歌词到写报道,他始终追寻着新疆音乐的痕迹。
王国纯说,如果把新疆比作沙漠,那新疆的音乐就是大漠里的一眼甘泉,滋润着大漠人干涸的喉咙,如果把新疆比作寒冷的长冬,那新疆音乐就是严冬里的火焰,温暖着严寒。新疆的音乐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只能用诗句来描绘。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