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考级
录入时间:2007-7-5 15:58    来  源:

,再加上对色彩和造型的敏感,才能决定他能不能成材。为此,绘画根本不需要从小培养,学得越早,就越不能成为大画家。儿童绘画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随意发挥,即兴的成分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考级拿统一的"规则"和"范画"作标准,又有统一的教材,同时用画一张画的办法去认定儿童一个阶段的绘画逼上一条"大一统"的道理,扼杀了儿童绘画的多样性与创造性,这种做法很不科学,违背了儿童心理和儿童绘画教育的规律。


  中国美术协会儿童美术委员会主任杨永青表示,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儿童画要让孩子喜欢,培养的是兴趣、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不是在技巧上追求千篇一律。用统一的标准去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去面对不好评判的个性化创作,是不好打分的。杨先生呼吁不要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只看到市场看不到孩子;不要只为赚钱而泯灭了艺术家的良知。


  针对美术考级,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杨景芝认为,对学龄前及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儿童画不适宜考。因为这阶段的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单一的美术技能、知道传授。儿童感知、表现世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统一的模式去衡量规定孩子的画作,只能是扼杀了儿童的天真想象。但对有志于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成人来说,考素描、色彩应该是可行的,这些都有具体的专业规定和技能技法要求。


  有些专家认为,在决定开办考级内容和制定考级教材与标准的时候,应尊循"重素质、轻技能"的原则。艺术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学习达到综合修养的提高。中央音乐学院在2001年的考级工作中,规定各专业3-9级和演奏级的考生在报名前需先参加"音乐基础"课程的学习并需考取"音乐基础"一级测试合格证。在这方面是一个可喜的尝试。


  究竟哪些专业适于开办考级争议很多,有待于政府部门组织专门进行论证。


  呼吁相关政策尽快出台
   为使考级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在社会艺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规范化。只有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对考级的宏观管理,才能使考级真正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对此,专家们一致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可以归纳为这样几条:


一、应确定社会艺术考级的定义和宗旨,明确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任务和目的目的,杜绝考级与升学挂勾,从指志思想上纠正因利益驱动引起的当前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引导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准确定位,更好地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二、应规范了社会艺术考级开办单位的条件并限定范围;由管理部门对考级单位进行资格审核,不能让考级成为自由市场,谁想考就考,谁想考什么就考什么。同时,对考级的承办单位要进行规范。有些公司或个体户介入考级,极容易把严肃的社会艺术考级当做生意来做,只考虑赢利赚钱,并不顾及其他,应从政策上予以制止。


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考官应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及考级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守特定的程序要求。对考官要进行资格认定,只有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能任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212 height=138>  流行歌曲合唱谱《月亮船》-小蝌蚪音乐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