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教学空间 > 中国音乐史之:近代器乐的发展(二)

中国音乐史之:近代器乐的发展(二)

分享到 |
日期:2010-7-2  来源:小蝌蚪音乐学习网  编辑:崔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广 东 音 乐   近百年来,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产生和流行的民间器乐曲,人们称之为“广东音乐”,这是外省人对它的笼统称呼,实际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有粤剧和潮州剧音乐,主要指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动作的乐曲,又叫“班本”,较长的叫“大过场”,短的叫“小过场”;小曲,即小调及器乐曲,依其乐曲长短又分为大调和小调。还有广东的地方性民歌曲艺,如山歌、儿歌、木鱼、粤讴、南音等。狭义的“广告音乐”是指小曲,即器乐曲而言,现在已成为习用的专称。   近代,广东小曲盛行一时,在城市里,戏曲伴奏乐队在过场中演奏它;茶楼和街头卖艺的演奏它,如歌女的伴奏者在演唱间隙,便演奏一两支小曲;民间婚丧喜庆的乐队也演奏它,这种乐队演奏的乐曲,又叫做“八音”、“行街音乐”或“座堂乐”。在农村中,农民也自发组织“八音”乐队,或在耕作之暇吹奏自娱,或有庆典、赶会、婚丧事时被请去担当乐手。所以广东小曲在城市和农村中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长期的孕育演化,它又吸收了各地民间小调、小曲、戏曲音乐和各种器乐曲,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它的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多数乐曲反映了人民群

  除了上面谈到的创作和改编的乐曲外,还有一些广东音乐乐曲,来自其他地区,但流传至广东以后,经当地人反复演奏,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变成带有广东地方风格的乐曲。有人说:“……这些古调词曲,并不完全是发源在广东地方的,其中如昭君怨、浪淘沙、梅花三弄等等,都本是燕赵间的名词谱,不过它经过广东音乐家的演奏和改革,愈形婉转动听了”(《粤乐精华》中“关于粤乐的说明”便反映了这种情况)。
  以一九三四年曹天雷所编《粤乐名曲集》初集中所收集的粤曲《三潭印月》与一九一六年沈肇州所编《瀛州古调》(琵琶谱)中的《汉宫秋月》来比较,可以看出《三潭印月》是来自琵琶曲《汉宫秋月》,但与《汉宫秋月》曲谱不同,它适应了粤胡的演奏要求,形成另一种风格。
  现将两曲开始的旋律对照如下:
  《粤乐名曲集》中还有一曲,仍名为《汉宫秋月》,也是来自琵琶曲《汉宫秋月》,它和《三潭印月》是异名同曲,但《三潭印月》加花更为繁多。此例说明了广东音乐与其它器乐曲的相互吸收与交流。
  广东音乐是近百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乐种,它的早期曾出现不少优秀作品,只是三十年代以后,在大城市中成了舞厅中的音乐,出现很多庸俗、肤浅、甚至黄色的东西,濒于衰亡的绝境。解放后,广东音乐又继承了它的优秀传统,重新获得新生。
  江 南 丝 竹
  江南丝竹是近代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演奏形式,它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进行演奏,所以称为丝竹乐。所用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丝竹乐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但两者风格不完全相同。城市中以文人居多,在演奏手法上加花较多,风格优雅华丽;在农村中吹鼓手较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常加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一九一一年以后,逐渐以上海为中心。组织了很多演奏丝竹乐的团体,如“文明雅集”、“钧天社”、“清平社”等。这些团体定期集会,各地丝竹爱好者也前来参加。江南丝竹的乐曲有的来自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中演奏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著名的乐曲有所谓“八大曲”之称,即《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行街》等。
  江南丝竹乐曲在曲式结构上,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个基本曲调的变奏,如《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第二类是一种类似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结构,如《老三六》、《慢三六》。第三类是多曲牌联奏的套曲,如《四合如意》、《行街》等。
  “三六”一曲流传很广,它是由多个曲调组合而成,各个乐段之间用“合头”的形式衔接起来,连贯而流畅。“合头”在全曲共出现五次,演奏时每至一个乐段开始时速度渐快,显示出层次的变化,也表示情绪的不断高涨。
  下面是此曲的“合头”,旋律流畅而舒展:
  最后的结尾发展了合头的旋律,并在节拍、速度、调性上有所变化,与全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用“合头”连接若干曲调,形成一个完整的乐曲,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流传历史很悠久的一种曲体结构形式。它在江南锣鼓曲牌中也普遍使用。
  《行街》一曲的标题本身已说明它由于经常用于婚礼行列而得名,也可看出江南丝竹的某些乐曲与人民的风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乐曲充满了明快喜悦的情绪,它由《小拜门》、《玉娥郎》和一个小快板的曲牌组成,最后有一个快板尾声,是个曲牌联奏的套曲形式。乐曲前面悠扬抒情的慢板与后面活泼跳跃的快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面是其中的第一段《小拜门》,它原是一个可以单独演奏的曲牌,也常用于戏曲伴奏,曲调迂回反复、悠扬流畅:
  《四合如意》又称《四合》,也是多个曲牌组成的大型套曲。加上“如意”二字是取民间成语“吉祥如意”的意思,说明它的流行也与民间风俗有关。《四合》的传谱很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分为《扬州四合》、《苏州四合》、《杭州四合》等。曲牌由四、五个到七、八个组成,所以也有称作《八合》的。在上海附近农村还流传带锣鼓的《四合》,称作《锣鼓四合》,其结构和风格接近于江南套头锣鼓,与《吓西风》、《汉寿亭侯》等乐曲相似。一九二○年前后出版的《扬合》乐谱上,有锣鼓的痕迹,苏州的某些《四合》谱上也有“级级封”、“巧连环”等锣鼓曲牌的小标题。这些带锣鼓的乐谱可能是《四合》的早期传谱。
  演奏《四合如意》时,乐队要严格按照一竹一丝相间的顺序就坐,每种乐器独奏与多种乐器合奏相结合。轮流独奏的乐段分别称为头卖、二卖、三卖,又称头赛、二赛、三赛,有相互传接和竞赛的意义,这样可以造成不同乐器之间音色的变化和对比,别具特色。
  江南丝竹是近代盛行的新乐种,曲调爽朗、节奏明快,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受,表现了江南地区人民勤劳朴实、细致含蓄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山清水秀的家乡景色的赞美。很多乐曲广泛流传各地,受到群众的欢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