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刘天华—将民族乐器二胡带进高等学府的人

刘天华—将民族乐器二胡带进高等学府的人

分享到 |
日期:2010-8-24  来源:小蝌蚪音乐学习网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提起刘天华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地与二胡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的音乐史上,他对二胡作出的贡献太大了。如果再深究,原来他在专业音乐教育上所做的工作,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922年4月,刘天华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同年秋改为音乐传习所)。是他第一个将被传统观念视之为“贱工之役”的二胡带入了高等学府的讲堂。     1895年刘天华出生于江苏省的江阴,原名刘寿椿,1922年到北京后改名刘天华。其父刘宝珊是清末秀才,但颇倾心“新学”,在家乡办了一所新式学堂“翰墨林小学”。刘天华自幼就受到新式教育的培养和“新学”观念的影响。他的哥哥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1909年刘天华考入常州中学,这所学校当时的校长是音乐理论家童斐,《中乐寻源》一书的作者。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军乐队,吹笛练号,开始接触西洋音乐。1912年来到上海,加入职业的“开明剧社”乐队。在此期间,

                  

    提起刘天华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地与二胡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的音乐史上,他对二胡作出的贡献太大了。如果再深究,原来他在专业音乐教育上所做的工作,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922年4月,刘天华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同年秋改为音乐传习所)。是他第一个将被传统观念视之为“贱工之役”的二胡带入了高等学府的讲堂。
 
    1895年刘天华出生于江苏省的江阴,原名刘寿椿,1922年到北京后改名刘天华。其父刘宝珊是清末秀才,但颇倾心“新学”,在家乡办了一所新式学堂“翰墨林小学”。刘天华自幼就受到新式教育的培养和“新学”观念的影响。他的哥哥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1909年刘天华考入常州中学,这所学校当时的校长是音乐理论家童斐,《中乐寻源》一书的作者。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军乐队,吹笛练号,开始接触西洋音乐。1912年来到上海,加入职业的“开明剧社”乐队。在此期间,他不仅掌握了多种西洋铜管乐器的演奏,还开始自学音乐理论、钢琴和小提琴。刘半农在《书亡弟天华遗影后》一文中写到:“天华性情初不与音乐甚近,而其'恒'与'毅'则非常人所能及。择业既定,便悉全力赴之;往往练习一器,自黎明至深夜不肯歇,甚或连数十日不肯歇。其艺事之成功实由于此,所谓'人定胜天'者非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天华的勤奋。1914年刘天华返回家乡,在江阴、常州等地的学校任音乐教师,组织学生的丝竹乐队和军乐队。同时他开始向著名的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和琵琶,并有意识地对民间艺人进行采访,记录民间乐谱和从事音乐创作。1915年他完成了二胡曲《病中吟》的创作,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着用音乐的手段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并从此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
 
    1922年到了北京后,刘天华除了任北大的国乐导师,他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任教。同时,向在京的外籍教授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理论。而民间的、被人鄙视、不登大雅的“玩意儿”,他也如饥似渴地学,从中领略民间艺术的真谛。当时已是大学教授的刘天华,经常与街上的流浪艺人为伍,有时甚至还将耍猴儿的、耍狗熊的或卖唱的艺人请到家中来,分析他们的演奏演唱,记录乐谱,研究他们的技法,来探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规律。

    他在其创作的二胡曲《月夜》及《除夜小唱》的说明中写到:“二胡又名南胡,乃胡琴的一种。论及胡琴这乐器,从前国乐盛行时代,以其为胡乐,都鄙视之;今人误以为国乐,一般贱视国乐者,亦连累及之,故自来很少有人将它作为一件正式乐器讨论过,这真是胡琴的不幸。然而环顾国内,皮黄、梆子、高腔、滩簧、粤调、川调、汉调以及各地小曲、丝竹合奏、僧道法曲等等,哪一种离得了它?它在国乐史上可与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要是它自身没有点小价值,哪得到此地位?”“胡琴当然不能算做一件最完美的乐器,但也不如一般鄙视它的人想象之甚。我以为在这样音乐奇荒的中国,而又适值民穷财尽的时候,不论哪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少的安慰,能表现人们一些艺术思想,都是可贵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他把当时最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带进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的讲台。我们可以想象,在传统势力和封建等级意识非常强烈的当时,能有如此之勇气,实在可钦可敬。每当想起书生气十足的刘天华身背二胡走在北大校园的时候,人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幅仗剑走四方的侠士画面。当时在蔡元培的兼收并蓄、多元发展的思路下,北大校园内既有西装革履的留洋归来者,也有拖着大辫子的遗老遗少。留洋者言必称希腊,开口便是“声光化电”,唯洋是崇;遗老遗少们言必称秦汉,张口便是“子曰诗云”,唯古是尊。两方面均瞧不起对方,但被双方共同瞧不起的,便是那时中国街头艺人们手中的玩意儿,如二胡、三弦之类。“有人以为胡琴上的音乐大都粗鄙淫荡,不足登大雅之堂。此诚不明音乐之论。要知道音乐的粗鄙与文雅,全在演奏者的思想与技术及乐曲的组织,故同一乐器之上,七情俱能表现,胡琴又何能例外?”正是这种深彻的思想,成就了刘天华独立特行的音乐事业。
 
    刘天华从17岁便开始了音乐教育生涯,早期是教小学、中学的音乐课,来到北京后又教大学里的专业音乐课,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刘天华之前,我国的传统音乐教学从未有过较为科学、系统的教育方法。大多数都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地代代相袭下来的。而且除了古琴、琵琶等少数乐器传下一些曲谱外,多数民间乐器都没有准确的记谱。这样就给中国音乐的保存、传承和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古代的很多东西就这样失传了。刘天华从二胡这样一件极为普通、使用又极为普遍的民间乐器入手,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借鉴西洋乐器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用练习曲和乐曲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他认为“一国的音乐教育,并非造就几个专门音乐人材去当教员,去做高等吹鼓手”,而是要通过音乐教育,使其成为“人人必备的一种养生之具”。他曾在《国乐改进社成立刊》的《我对本社的计划》一文中说:“改进国乐这件事,在我脑中蕴蓄了恐怕已经不止十年。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很惭愧的事。”在《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中说:“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些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
 
    刘天华受胡适等人的“平民文学”观点的影响,主张音乐“要顾及到一般民众”。但他也看到在当时这样做的困难。他曾在1927年6月出刊的《新乐潮》上说:“虽然现在也有人在那里学着西人弹琴唱歌,大家都还只是贵族式的(可还只是少数人弄的玩意儿)。要说把音乐普及至一般民众,还真是一件万分渺远的事。”他还在1928年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卷第2期上谈到:“我希望提倡音乐的先生们不要尽唱高调,要顾及一般民众,否则,以音乐为贵族们的玩具,岂是艺术家的初愿。”他进而强调了要发挥音乐“为人生的艺术”和“美育”的积极作用。音乐应“能给人们精神上些少的安慰”并“能表现人们一些艺术思想”,最终能“唤醒一民族的灵魂”,这样的音乐才有意义。

    刘天华在音乐创作中敢于独创,敢于标新立异。他一共创作了10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改编了2首民乐合奏曲。他曾在二胡独奏《光明行》的乐曲解说中写到:“外国人多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1930年他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赴美国访问演出听写记谱,完成了一本专集《梅兰芳歌曲谱》(共包括18出戏的94个唱段,其中京剧53段、昆曲41段)。这是我国音乐史上以五线谱记录传统戏曲音乐的第一本专集。另外,他还整理过《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和琵琶传谱《瀛州古调》等。他的一生所创作的乐曲并不算多,但每一首作品都充满了个性,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1932年6月,刘天华在北京天桥记录民间锣鼓谱时,不幸染上了猩红热,不治而逝,终年只有37岁。

    刘天华简介: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的父亲刘宝珊重视教育,在家乡曾与人合办过一所小学。刘天华1909年考入常州中学,业余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1年的辛亥革命,刘天华回到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1915年父亲逝世,自己又失业,患病,仍自学二胡,处女作二胡曲《病中吟》便是此时创作。第二年被江苏省立五中聘为音乐教员,并在该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支乐队,在这段期间,他专心于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洲学习崇明派琵琶。甚至利用暑期跑到河南向高人学习古琴,沿途还一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处民间音乐。

    1921年,刘天华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国乐研究会”,自1922年起,刘天华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他的学生有曹安和、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吴伯超等。在任教之间,他还跟随俄籍教授托诺夫学习小提琴,同时悉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论。另外,他常将街头卖唱艺人请入家中记录他们演唱、演奏的曲谱并给予报酬,留下《佛曲谱》和《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两部遗稿。

    1932年5月底,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猩红热,于6月8日去世。  

·二胡基础教程精讲视频
·中国音乐学院二胡考级精讲视频
·中央音乐学院二胡考级精讲视频
·【音乐名家】现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刘天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在30日内告诉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

相关内容

  • 二胡艺术家舒希 “美丽星期天”开音乐会2014-12-3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