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演奏中出现故障会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答: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属于自然事故,比如弦断;琴码倒了,指甲飞了等意外.评委们一般都会原谅,不影响考试成绩;但如果是人为故障,比如错弹、漏弹(少弹)、多弹、忘谱、中断等失误,评委会视其情况酌情扣分,失误多了当然会影响成绩。
11、常有这样的情况:演奏正进行中被评委叫停,或者评委直接指定只奏该曲某些片段。这样会不会影响演奏的完整性?为什么不让把两首曲子完整地弹完再停呢?
答:首先须知,这纯粹是评委们掌握的考评技术问题,习惯说法叫“抽考”。所谓“抽考”,就是有目的地选择该曲中某些有代表性的、技术含量、艺术含量比较集中的片段来指定考生演奏。其所以这样作,原因有三:
一是考点承办方预先安排的考生人数多,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考完而又必须考完;评委只好压缩时间,选择某些代表性片段来演奏。二是单纯从衡量考生演奏水平而言没必要让考生从头弹到尾。其实,有经验的评委们只需在最初一两分钟就已经看出该考生的音乐资质、基本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等。以后的听审只是对其判断的再验证。当然,某些高难技术或华彩段落,评委是不会疏漏不听的,而且通常正是选择这样的片段来指定考生演奏。如果难点能弹好,简单的就可以不听了。三是主管方面有相关规定,允许评委临场指定考生演奏某些片段,或随时终止其演奏。
必须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考级都是“抽考”,只要在考点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考完规定的考生数量,评委们总是乐于聆听完整的演奏的。
12、古筝考级对考场有什么特别要求?
答:特别的要求没有,但至少得设一个专门用于器乐考级的考场。为了保障考级顺利进行,考出好成绩,绝大多数考点都是尽力提供最佳的考场环境,积极而周到地认真安排。但也有极个别地方考点为了节省开支而不设考场,叫评委就在自己住的客房(卧室)里考。当评委提出这样做是很不严肃、是对艺术不尊重,也是对评委、对考生不尊重的做法时,承办方不但不听,还美其名曰是“为评委方便”着想。x阳市因此曾遭到评委干脆穿着睡衣主考,以示抗议而引起冲突的不快事件。
卧室本来是睡觉和休息的地方,室内本来就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放满床、桌等生活用具,再让考生在床位之间加放古筝、凳子之类,十分拥挤和别扭不说,还直接影响情绪,影响正常发挥和艺术效果,也是对考级极不严肃、不负责任的,更是对评委、考生的极不尊重。这都是考级运作商业化、利令智昏的结果。照此发展下去,终究要导致考级市场“砸锅”的。我们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能及时改正。
13、考试时,考生要注意些什么?
答:有三个带普遍性问题须引起注意:一、克服紧张情绪。考试紧张是多数人的“临床易发症”,而且年龄愈大几率愈高,“症状”愈甚。分析其原因,无外乎是心理压力大、担心考不好;或者技术尚不过硬,担心演奏中发生故障;也有的人不适应陌生环境等等,都可能导致情绪紧张。克服紧张的根本办法,就是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做到技术过硬,曲谱烂熟于心,演奏娴热自如,考试自然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不会紧张。所谓“艺高心胆大”就是这个最朴素的道理。实在不行,你就假装不紧张也有效果。另外,平时应该多找机会作表演性的锻炼,提高面对生人、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可行方法之一。二是作好考前准备。如梭查古筝定弦准不准,试验弦的张力软硬手感,指甲是否戴好了,琴架、坐凳是否搁置稳妥、高低是否合适等,尽量避免临场发生故障。三、最关键的是,演奏时一定要排除一叨杂念、全神灌注、集中精力投入演奏。这是每个演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表演作风。
考生入场后,应首先向评委老师交验准考证,报告自己的考号、姓名以及报考的曲目名称,以便评委验证和准备。考试完毕不要忘了带走准考证。
多数考生都比较注意礼貌、注意仪表,这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值得肯定。笔者注意到.来自某一地区的考生,全是十二、三岁的窈窕淑女,全穿各式旗袍,往筝前一坐,随着乐曲起浮跌宕,甚是赏心悦目,颇有置身于舞台音乐会的审美感觉;而今年的西宁考点又出现一道新风景:百余人的考生全部身着白色T恤衫,胸前印着一个偌大的“筝”字。在诸多专业考级峰会上尤其显得卓尔不群,格外生机蓬勃。它昭示着古筝学科正在掘起的张力和自信,给人以执着向上的群体冲击的鼓舞,值得称道。但我们对此没有提倡或禁止的义务。然而有些不良现象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如考试时衣着不整,或只穿背心、吊带裙、拖鞋等;演奏时口里大声唱着曲谱;脚下踏着拍子;钟摆似的摇头晃脑;眼睛向评委扫来扫去;窥视考级评语……等等,均属不正之风,切勿效仿。
黑檀木——一般市场价6000以上 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