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良好的发声观念
要想获得好的声音,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听觉和敏锐的判断力,才能有良好的声音表现力。因此,树立一个良好的发音观念,把声音自然的发出来,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演奏时对每首作品的音色要求都要进行设计和构思,把握好作品的要求,随时调整演奏感觉和状态。将每个音、每个乐句、每个乐段以至于每个节奏都表现的非常到位和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使音乐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2.建立丰富的想像力
对美好的声音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要善于储存丰富优美的音色,多听一些扬琴演奏家所演奏的乐曲,进行研究、分析、模仿他们的演奏音色,同时,在训练中要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造出更新更美的声音。
良好的音色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唤起潜藏于人们心中的某种情绪。多样的音色在体现扬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方面,在展示不同音乐流派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扬琴音乐作品中的不同的乐曲,不同的风格流派对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要求也都不尽相同。中国扬琴因地区、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主要有 “广东音乐”,“四川扬琴”,“江南丝竹”,“东北扬琴”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扬琴流派。“广东音乐”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清晰明快,富有南国情调,追求清脆明亮,晶莹纯净的音色;“江南丝竹”流派旋律比较平稳,秀美,与古典乐曲中悠远典雅的曲调有内在的继承和联系,情绪轻快乐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追求柔和圆润、柔婉的音色;“东北扬琴”曲调淳朴豪放、追求粗犷奔放的音色;“四川扬琴”铿锵有力、追求刚劲浓烈的音色;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扬琴”,我国新疆、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扬琴音乐旋律热情欢快、追求刚健爽朗的音色。
扬琴演奏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全面的掌握和运用各种技巧,科学地运用扬琴的发音原理及方法,运用两手及全身的协调配合的演奏技巧,准确地把握乐曲的意境和构思,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完美的表现出来。同时还要建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将音乐作品更好地演绎和表现出来;才能使扬琴演奏产生最具魅力、最具感染力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项祖华.扬琴发音与音色探究[J].中国音乐,1989,(2).
[2]刘寒力.东北扬琴“吟揉滑颤”训练与三步教学法[J].中国音乐,1996,(2).
[3]徐培君.竹笛演奏音色[J].中国音乐,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