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布达佩斯市的李斯特音乐学院是欧洲最著名的音乐高等学府之一。学院的大厅内一幅克勒什弗著名的壁画让人赏心悦目,记者就是在这里等到了刚从瑞典等国访问回来的刘月宁教授并进行了采访。
问:刘教授您介绍一下10个月以来在李斯特音乐学院进修的体会。
答:李斯特音乐学院是非常著名的,很多中国人也知道它的名子。它是由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创建的,100年来培养出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现任院长鲍道·安德拉什博士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对中匈两国的音乐文化交流是很有信心的。我来匈牙利是学习音乐理论的,他给予了很多帮助,我十分感谢他。在进修中使我感到李斯特音乐中学院的教学是很严谨的,水平很高,同我们国内教学不太一样的是他们有一套独有的方法,就是把悠久的历史融合在现代之中,把民族特性体现在现代之中,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这里的教授待遇并不高,但工作兢兢业业,热爱学生,有耐心,水准很高,值得我学习。我也是教师,是学民乐的,但我不希望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作为教师就应该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半桶水。这次进修的是音乐理论教育,涉及到专业方面很深,我觉得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拓宽眼界,完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所以我的收获不单是专业方面的,还有修养方面的。我听过他们许多课,也参加了他们的多项活动及演出,深刻感受到他们在音乐教育上的独到之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切对我的启发是不小的。
问:请您先谈谈扬琴对人们的影响。
答:很多热爱音乐的人对扬琴都很感兴趣。而我不仅仅是教师也是一个演奏家,经常参加舞台演出,是一个教学和演出并举的人。扬琴是一个世界性的乐器,各国都有,在匈牙利叫钦巴龙,它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我是世界扬琴协会的会员,总部就在匈牙利,协会主席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Herencsar Viktoria。在协会的帮助下我接触到了很多同行,从他们身上所学习到的用语言很难形容,只能说是受益匪浅,从更深层次,更加感性地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有一件事令我感触颇深,那是在乌克兰为我举办音乐会后的聚会上,我对客人讲起了中国的扬琴。由于语言不通而不能深刻交流,但仍谈得非常激动,兴致到泪流满面。乌克兰的经济较差,他们没有条件发展自己的专业,而我却能出国深造,这让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自豪。我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国家地位的提高也会使我们的音乐更快地走向世界。
问:您认为匈牙利的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请刘教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答:匈牙利的音乐与中国的音乐有相似之处。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发现,中国古老的音乐和匈牙利最古老的民间音乐是有一种亲缘关系。中国音乐是5音阶,欧洲音乐是7音阶;中国音乐特点是富于变化,灵活,西方音乐从我们的角度看来是比较古板和严谨的,而匈牙利的音乐则是两种音乐的结合体,体现了它的民族性和欧洲音乐对它所产生的影响,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广泛性。匈牙利音乐理念的精髓之一就是必须强调民族性但不排除多样化,这同我们国内的观念不太相同,我们国内有一段时间过分强调西化,崇洋媚外,对自己的民族性不予重视,现在已有改观。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人同欧洲人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学习音乐是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有一个好的地位,出人头地,是功利型的,而西方人学习音乐是喜爱,是一种素质和修养,是时尚。现在中国也开始向这方面发展了,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一变化让我感到欣慰。
问:通过进修后您回到国内会在教学上有什么新的变化?
答:首先是在理念上的一种新认识,通过进修我是有一些变化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把一些新的概念,新的体会带回去,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去。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的理念,我想博采众长,系统化的取其精华为我国的教育所用,我国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技艺,还要提高修养及能力的培养。我以前对学生很热情,回去后更要发挥这一长处,不仅要当教授,还要当妈妈和朋友,给他们温暖,家庭般的温暖。
问:您回国后是否要保持同匈牙利音乐界的联系?
答:我已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会加强双方的联系,这是我的使命。我虽然不能承诺什么,但要努力去做。中央音乐学院马上要成立一个世界音乐中心,我要利用这个平台做一些中匈两国艺术交流方面的工作,使中国国内的人们能更多地领略到欧洲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要把中国的民间音乐介绍给匈牙利群众。
刘教授着重谈到了她在匈牙利学习的四点体会。第一是匈牙利人口虽然不多,国土面积小,但在音乐上却是一个大国,同世界任何国家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突出,有很多伟大的世界级的音乐家,更重要是有先进的、合理的音乐教育体系。第二个感想就是像朱祖寿大使讲的一样,音乐无国界。在我同匈牙利、瑞士、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的音乐界朋友交流时,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能用乐谱来沟通,都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这真是十分了不起,各国人民用音乐建立起来的友谊,让人感动。第三是感受到了欧洲音乐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批批非常优秀的音乐人才,他们能通过中国音乐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音乐修养。第四要感谢国家和中央音乐学院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认识这么多朋友和感受到这么多新的理念,学到了在国内难以学到的知识,我会用学到的知识去回报社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