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五:新水墨有望摆脱尴尬
和抽象艺术表现类似的还有当代水墨板块,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不因西方强硬的话语权而媚俗,也没被承认为本土文化生长的新状态,在市场中的抢眼表现更是寥寥无几。现在,藏家解读艺术品还是偏重价位等方面的数字指标,以此来判定未来的可投资性和增值性。藏家对当代水墨板块缺乏投资的安全感,投资信心受到影响。
从最直接的价值表现上来看,2004年至2008年,艺术品价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市场对当代水墨的关注度和投资积极性一直不高。另一方面,市场价值与艺术家的知名度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社会公共意识的知名度。如吴冠中、罗中立、陈丹青等,他们不仅是艺术家,还是文化名人。对于当代水墨,“良好的市场还需必要的培育时间”。高地画廊负责人林栋告诉记者,当代水墨方面,现在市场表现较好的有李津、刘庆和、武艺、魏青吉等艺术家。
林栋说,当代水墨的内容包括水墨本身的方法论和在美术史中的定位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今天当代水墨文化的问题,解读当代水墨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代水墨收藏家都有着较好的知识背景和艺术修养。随着“中国风”的轮番吹动,更多人心里的“水墨”情结开始悸动。随着年轻的80后进入社会主流层面,他们逐渐成为收藏领域越来越发挥作用的群体。在传统水墨形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要时,当代水墨不乏成为市场下个兴奋点的候选板块。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水墨文化属性和艺术家的成长性要进行理智判断。
猜想六:中国书法市场量价齐升
在当前,虽然中国书法不乏“天价”,但中国书法市场整体处于低位状态,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位居中国书画的顶级价位,而大多数书法作品的价格都在低位徘徊,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由于书法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一般人很难欣赏,参与者人数不多,因此市场规模一直比较小。近年来,书法在拍卖市场中涨幅明显,其价值也慢慢被重新发掘。随着市场上“天价”拍品出现和市场培育,2010年,书法市场上,除了古代大师,近现代郭沫若、于右任、林散之作品的成交都不错。2011年,书法作品价格上涨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基本还是以古代和近现代的书法作品为主,当代书家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刘炳森、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几位大家名下。其中,书家的身份、地位起到决定性作用,最为看好的当属名家书法和信札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