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七:单件瓷器有望在内地拍场过亿
在古董拍卖中,瓷器历来都是藏家的追捧对象。2010年英国某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粉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5亿的天价成交,打破世界纪录,使中国瓷器的市场价格又迈向一个台阶。而中国古代陶瓷中,一直名声在外的五大名窑,其中“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中所指的钧瓷,如果现身市场,必定会天价成交。其次,元代的至正型元青花、成化斗彩、清三代的珐琅彩瓷器,如果市场上有精品出现,也有可能创造天价。除此以外,随着收藏市场的逐渐成熟,收藏家在选择藏品上也更加注重其文化内涵。另外,从投资的角度分析,除古代瓷器外,文房用品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2010年的各个大型拍卖会中的小专场,如明清犀角雕、象牙、古琴、香炉、家具等门类也都有精彩表现。其中匡时秋拍“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中20件藏品,百分百成交,且高出估价数倍。2010保利拍卖,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以1.36亿元成交,成为首件过亿的乐器作品。而这些文玩出现高价位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原材料的稀缺、作品内容的独特性、悠久的年份以及是否为清宫旧藏之物或者著名收藏家旧藏。2011年的古董艺术品市场上,最能突显价值的应当是古代精品瓷器,其次是高精的文玩艺术品。未来古董类过亿拍品或将集中在古代瓷器和文玩类艺术品。
猜想八:抽象绘画有待走出窘境
今年,当代艺术的拍卖在稳扎稳打中呈有序态势,而抽象板块在成交价、上拍量、成交率等方面的表现则相对平静,更有知名艺术家的抽象作品流拍,我们不禁要思考,抽象艺术何时能摆脱这种窘境?
当代艺术评论家朱其认为,抽象绘画要求艺术家具备较深的艺术素养,其更像没有格律的现代诗歌。由于抽象画的欣赏门槛相对较高,要求鉴赏者也需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因此大众较难读懂抽象艺术,这也是收藏抽象绘画最大的障碍。和它相比,写实绘画通常被认为需要花费艺术家更多精力,而且对技法要求较高,大众更易于接受。
从五四运动到上世纪70年代,国内几乎无人从事抽象绘画,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人开始创作。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回国后致力于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的推广;三四十年代西方出现的立体派也未被中国社会接受,其在50年代被当成资产阶级的艺术遭到禁止。近20年来,关于抽象绘画理论的出版物极少,国内艺术爱好者难以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
新的艺术形式被接受与收藏都需要时间,抽象绘画也不例外。根据朱其的观察,近年收藏抽象艺术的人逐渐增多。他总结世界艺术的发展次序为:由借鉴自然和现实具体形象的古典艺术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再到无需借助现实具体形象的现代艺术。朱其强调,抽象绘画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而非纯西方的艺术语言,注重其自我表达。正如日本受到中国南宋文化的影响;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受到非洲木雕的影响;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从中国的书法、水墨画中受到启发。新的艺术形式脱身于自己的文化,又在形式和观念上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抽象绘画今后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