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张锋、原附中学生、现留学于德国汉诺威音乐与艺术大学的王珏、附中学生许艺菲、刘奕凡、郑安君、赵博文、徐乾一以及钢琴系09级学生罗诗然分别演奏了肖邦前奏曲13-24、奥斯卡获奖作曲家John Corigliano于1976年创作的5首幻想练习曲、贝多芬奏鸣曲“告别”第二、三乐章、门德尔松《庄严变奏曲》、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和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第六首第一乐章、肖邦第一叙事曲、肖邦《行板与大波兰舞曲》。卡普琳斯基教授从乐句的气息、不同音程对于作品风格的影响、声音的层次、旋律与伴奏的层次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讲解和示范,特别提到很多中国学生有着很好的音乐直觉,但是对于艺术,只靠直觉是不够的,要明确作曲家本身的要求,同时提醒同学们演奏时不要只注意技术难的地方,要整体的考虑作品。最后她对全体师生说:“练琴不是你每天弹10个小时,而是‘think’意即‘想、思考’10个小时,想我为什么这样弹,我在作品中发现了什么。”这些通俗而具有深刻意义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受益颇深。
最后,徐院长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卡普琳斯基教授赠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表示感谢。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