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一人高的幕布垂下——参加音乐统考的考生在这头激情表演,9位考官在那头认真打分。
这是记者19日在我省高招艺术类音乐专业面试现场南京师范大学看到的一个场景。为了让每一位考生的艺术才能得到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今年我省艺术类考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这“垂帘听唱”的创举,颇有新意,也的确杜绝了评委打人情分,从最大限度上确保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声波,只有在无阻隔的空间里才能真实反映声音的特质,而在考生和评委之间拉一道布帘,既阻碍了声波的传递,也产生吸音效应,难以评价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拉上一道帘子,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声音的品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恩说,布帘子的确存在吸音现象,但这种吸音不仅不会降低声音的品质,而且能够确保专家听到的是最纯净、清澈的声音,是考生音色的真正反映,“外界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记者看到,考试还引进了“现代化装备”。在基本乐科的视唱面试环节中,首次采用了“前期录音录像、后期专家评分”的模式。考生在随机选视唱曲谱后,演唱时不再采用专家现场打分的办法,而是采用专业化的录音录像技术将考生的视唱过程录制下来,待所有考生视唱考试结束后,由系统随机抽取存储在计算机系统里的考生视唱录音,供评委听音打分。“这种模式是全国首创,运用的是先进的录音设备,效果完全不会变。”王长恩告诉记者,考生普遍反映,没有面对评委反而会放松些,视唱成绩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水平。(王 拓)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