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偏离课堂正规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对小课堂的把握不过得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组织工作以及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都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是实现的。学生学习的好坏、技能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方向与音乐审美观的正确与否,在相当程度上是有教师决定的,不能否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所起的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导致偏离正轨,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纠正上述现象,必须从教师入手。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善于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专业技巧课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技术外,还有育人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强化小课堂管理本身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而这种手段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引导学生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应该说"一对一" 的小课堂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世界,师生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的默契,都是他人很难深入了解的,学校的管理也很难深入到小课堂之中,教师几乎是在“慎独”的状态中工作,因此职业道德就显得格外重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学生,保持小课堂阵地的纯净与神圣,已成为摆在我们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毫无保留地奉献是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具备高深的演唱、演奏水平、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学生最崇拜那些业务精深的老师,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就必须坚持自身的业务训练和演出实践,这样才能永远站在教学的前列。当学生直接与老师对话,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时,老师必须立即给学生以满意的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从而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其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个性修养,善于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异议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并注重这种信息反馈,从中寻找自身业务上、工作上的不足。应当承认学生中确有专业技能、艺术修养较好的,他们也最容易背后议论、挑剔老师。教师如能采取正确态度,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其次,改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一对一"教学方式是比较封闭的,一个学生只能从师于一个教师,当学生另外再跟其他老师学习时,主教老师常常反感,这种陈腐观念是与改革开放的形式极不相称的。我们应提倡博采众家之长,应鼓励学生在师从一位教师的前提下向其他教师学习;应当打开小课堂的门户,允许学生走进任何老师的小课堂旁听,这样可以开阔眼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相互作用,集思广益。对教师来说,这样做实际上是把竞争机制引进的课堂,激励教师彼此切磋,取长补短,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学习方法,这无疑是音乐教学形式改革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达到宏观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从微观入手。教师有效地把握"一对一"的小课堂教学形式,保证每一堂课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宏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技能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