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古琴 > 人物动态 > 岭南秦派传人谢导秀:三十年致力古琴艺术研究(二)

岭南秦派传人谢导秀:三十年致力古琴艺术研究(二)

分享到 |
日期:2011-12-8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谢导秀   岭南古琴当代大师、第八代传人谢导秀,三十年来致力于岭南派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重新记录整理和打谱《古冈遗谱》琴曲,在家设坛传授岭南琴学,至今教导超过千位弟子,为岭南古琴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初次与谢老会面,他给记者留下的印象一如想象,话语并不多,只是在他即席弹奏一曲古琴时,从古音中传出的演奏者的力量,让听者深刻感受了他欲通过琴弦表达的话语。   岭南琴派第八代传人   谢导秀从小就跟音乐颇有缘分,但在20岁考上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之前(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他从未想象过古琴在自己今后的人生中会扮演什么角色。“我是考二胡考进学校的,当然一心想读二胡专业,后来却被分进古琴专业。”   入学后,谢导秀师从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杨新伦每周给谢导秀上两节课,其余时间都靠自己琢磨琴技。仅仅半年的时间,古琴优雅质朴的美让谢导秀渐渐入迷,他对古琴的兴趣丰实起来,练琴练得手指都磨出了血。1963年,谢导秀作为学校那一年古琴专业唯一的学生毕业,而

  1980年,杨新伦在广州创立了广东古琴研究会,由谢导秀担任秘书长。他除了负责研究会几乎所有的事务工作,还积极组织每月一次的古琴雅集,让爱琴人得以交流琴艺,直到现在也仍未间断。1990年,杨新伦老师去世之后,谢导秀担起了会长的重责,经历了研究会最困难几乎要解散的时期。他积极对外寻求支持,想尽办法挽救,1999年,海珠博物馆成立,区文联等在博物馆为研究会提供免费的活动场地,直到2000年研究会重新恢复正常运作。


谢导秀收藏的古琴

  执教琴坛30年弟子逾千人

  谢导秀在古琴教育领域默默耕耘了几十年。他从1975年开始收取第一位学生,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也只有还不到十名学生。谢导秀回忆道,当年在广州教古琴,一开始并没有收入,全凭一腔热情支撑下去。现在,谢导秀当年的学生都成了古琴岭南派的“骨干”,连徒孙都开始授课了。他的弟子加起来已有一千多人,遍布了内地、台港澳、新加坡、日本等地,年龄跨越了5岁到91岁。古琴这样一个曾被认为 “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如今有了这么多的“继承人”,谢导秀颇感欣慰。

  今年已71岁的谢导秀,身体并不太好,但至今都没有停下教学的脚步,在自己家中设立“教室”坚持教课。暨南大学教授、书法家陈初生是谢老的弟子之一,已经跟随谢老学习了4年古琴,现在大约每月一到两次到谢老家中上课。陈初生告诉记者,谢老尤其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让学生在循循善诱中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谢老每周还固定到广州大佛寺和中山大学为学生上课。谈起他的学生,谢导秀高兴地说:“中山大学古琴班的年轻人,学习古琴风雨不改。时常是下班后马上赶来,有学生就算怀孕了也都坚持学习,让我很感动。”

  问起谢老,是什么让他坚持古琴教学这么久,直到现在?他沉默了许久,然后用平静却坚定的语调回答说:“坚持下来是一种责任心,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也是对这个民族艺术的爱护。”

  让岭南琴派永传

  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被认为是阳春白雪。“刚开始听古琴觉得很不习惯,但听久了,就能领悟其中的韵味是许多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在谢导秀看来,古琴是最具纯正中国血统的乐器,没有任何一种乐器能够像古琴这样最能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2001年5月18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深深激励着岭南琴人的心。据谢导秀介绍,作为古琴艺术的一个流派,岭南古琴源自宋代。宋室的南迁为广东带来了许多乐工乐师和琴谱,对广东的琴学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古冈遗谱》相传就是南宋遗留下来的古琴谱,至今已发现的《古冈遗谱》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等等,都体现了岭南琴派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这样珍贵的一笔音乐财富,在广州海珠区文化局的支持与奔走下,岭南古琴于2007年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成功申报广东省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谢导秀以及其他关心岭南古琴艺术事业的人们的推动下,岭南琴派从几乎没落走到如今的复兴,让谢导秀感到特别欣慰。他告诉记者,岭南古琴的发展如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拨专款、提供场地……在推广古琴艺术上不遗余力。对古琴艺术的宣传多了,越来越多地方要求开设古琴班。中山大学的古琴班就是由哲学系教授联名要求开设的,并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

  谢导秀对岭南古琴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他告诉记者,无论从学习岭(南古琴的人数或是技艺水平来看,都不用再担心岭南古琴会出现失传的问题。“目前岭南古琴以继承为主,发展为辅,岭南古琴在两个方面都有着极好的态势。

  谢导秀告诫岭南琴派的继承人,“可以广泛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但不能因此把自己的东西忘记了,一定要将岭南学派坚持下来。”这是谢导秀最大的理想。(编辑/石磊)

上一页 1 2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指路弦歌(上)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指路弦歌(下)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田青:传统地方戏剧不要同质化歌剧化

热门标签

古琴更应于广杰评成都梅庵昆曲古琴弹奏古琴如何挑选古琴指法古琴指法

教材教辅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

出版社:香港资讯科技教育协会出版

页数:184页

isbn:

购买价:150元

  •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奏教材)(增

乐器

小鼓

740)this.width=740">   小鼓,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

中国古琴名曲有哪些

  《潇湘水云》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古琴浙派创始人...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