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导秀
岭南古琴当代大师、第八代传人谢导秀,三十年来致力于岭南派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重新记录整理和打谱《古冈遗谱》琴曲,在家设坛传授岭南琴学,至今教导超过千位弟子,为岭南古琴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初次与谢老会面,他给记者留下的印象一如想象,话语并不多,只是在他即席弹奏一曲古琴时,从古音中传出的演奏者的力量,让听者深刻感受了他欲通过琴弦表达的话语。
岭南琴派第八代传人
谢导秀从小就跟音乐颇有缘分,但在20岁考上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之前(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他从未想象过古琴在自己今后的人生中会扮演什么角色。“我是考二胡考进学校的,当然一心想读二胡专业,后来却被分进古琴专业。”
入学后,谢导秀师从岭南古琴大师杨新伦,杨新伦每周给谢导秀上两节课,其余时间都靠自己琢磨琴技。仅仅半年的时间,古琴优雅质朴的美让谢导秀渐渐入迷,他对古琴的兴趣丰实起来,练琴练得手指都磨出了血。1963年,谢导秀作为学校那一年古琴专业唯一的学生毕业,而当时在广州有几个与他同时学习古琴的人全都中途放弃,没有人像他这样坚持下来。杨新伦艰难地将岭南古琴传至谢导秀手上,几乎可以说是一脉单传,成为了岭南古琴第八代传人。
毕业后,谢导秀被分配到中学,成为一名音乐老师。但古琴演奏艺术的环境却愈见困窘,因为文革,没有人敢弹琴,广东有许多古琴都被当成柴火烧毁,谢导秀不得已远离古琴,岭南琴派当时几乎面临“消亡”。直到文革后期,情况才有了好转。“当时,中央歌舞团的著名古琴家李祥霆到杨新伦老师家做客,弹起了古琴。我们一些学生看到北京来的人都可以弹琴了,心想自己应该也可以弹了。”后来,在杨新伦老师的带领下,谢导秀买下了他的第一把古琴,花光了他四十元的积蓄。“那时我们很兴奋,我把没学过的曲子学起来,学过的再重新学,就这样‘捡’起了荒废十多年的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