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深圳音乐厅内古韵悠扬,由深圳大音琴行为古琴大师李祥霆举行的雅集正在这里举行。《忆故人》、《平沙落雁》、《关山月》等中国古代著名琴曲把参加雅集的100多位古琴爱好者带到了一个悠远而清澈的世界。
李祥霆边演奏边向大家讲解了古琴和古曲的基本常识,他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的地位最为崇高。2003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犹如唐诗宋词,无论你喜欢与否,作为中国人,你都应该像知道长城、故宫、兵马俑一样对它有所了解。”
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大师演奏,如此近距离地倾听古琴,忽而激烈,忽而悠扬。随着大师的十指在七根弦上悠然地舞蹈,他人生的故事,也如流水一般徐徐展开……
天赋自小展露
李祥霆1940年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的一个普通中医家庭,自幼便对音乐有着特殊的钟爱。儿时,舅舅为他讲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让他对古琴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后来,家里买了收音机,他第一次从广播中收听到琴箫合奏的古琴曲《关山月》,被其中深沉优雅、悦耳动人的古琴声深深吸引。他仿佛着魔一般,不可救药地爱上古琴,从此注定了与古琴的一世情缘。那一年,他14岁。
从那时候起,李祥霆开始痴迷地寻找各种有关琴的资料、文字、图片,后来终于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今古奇观》,在那上面找到关于古琴外观、结构的详细描述,于是他决定按书中描写的样子,做一张古琴。谁也不会想到,古琴大师李祥霆的第一张琴,就是他自己动手制作而成,琴面是中医诊所的旧牌子,弦是低音胡琴的弦,徽是13个图钉摁上去的……李祥霆就是在这样一张“简陋”的古琴上,试着找到需要的音符,在自己编的指法中,弹奏出了在广播中已经听得很熟的《关山月》。这在常人看来,实在是个奇迹,而李祥霆在古琴上的天赋,也逐渐展露。
李祥霆说正是这张琴让他有勇气给当时古琴界泰斗级的人物查阜西写了一封信。信中,李祥霆倾吐了对古琴的热爱,同时请求查老师赐寄一点弹琴的资料和一两曲琴谱。没想到,很快他就收到了查老的亲笔回信。收到这封信的当天,李祥霆激动得都没怎么睡着觉,第二天一早就提笔给查老写回信,表达了要学好古琴的决心。没多久,查老给他回了第二封信,他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你作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