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大鼓,又称堂鼓,圆筒形,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鼓框用杉木板拼合而成,两端蒙牛皮,鼓皮边缘用两排铁钉或竹钉固定。鼓面直径44厘米、鼓高46.5厘米。鼓置于地,双棰敲击。也可鼓绑长杆,前后两 人抬鼓,中间一人击奏,发音粗犷洪亮,常与唢呐、锣、镲等乐器用于花锣鼓或丝弦锣鼓合奏。喜庆或节日也用于民间舞狮、舞龙伴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大鼓多面,其中有一面珍贵的北京“(木贡)房”用的大鼓,鼓面直径65厘米、鼓高96厘米,两端蒙牛皮,由双排鼓钉固定。通体髹以红漆,描绘金色花纹图案。鼓腰置四枚鼓环,吊于鼓架上。用双棰击奏,音响洪亮,传播甚远。此鼓为清代制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