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请来了英国、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等地的四大选秀‘达人’。而且,整台晚会,歌曲、舞蹈、魔术、杂技、乐曲五种形式均有体现。”总导演石涛介绍说,力图让每个观众都能看到自己喜爱的节目。
先后策划了两届《环球春晚》,张亮颇有心得:“在节目的选择上,我们有三个标准:首先,艺术水准优秀;其次,中国人耳熟能详;第三,民族特色鲜明。”比如,2010年请来爱斯基摩人、非洲部落等进行特色表演,晚会在13个国家播出,收获了不少赞誉。“艺术语言是相通的。艺术的交融,多元的展示,能最终超越地域、国家和种族,呈现出全球同心的欢乐。”张亮说。
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罗伯特·威尔斯,此次不仅带来他的“摇滚的狂想”乐团全程伴奏,还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助阵”。“《环球春晚》,把世界各地艺术家聚合在一起,让每一首歌曲的能量都能够现场释放,这种感觉太好了。”
“无论你我来自哪里,今天在这里聚在一起……”这是《环球春晚》的主题曲。在石涛看来,环球共庆、形式杂糅的舞台表现,与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包容、自信,是一脉相承、相互映照的,“无论你来自哪里,到北京,你需要的不是适应,而是做你自己就好。你可以喜欢时尚的北京,也可以喜欢胡同的北京。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没有高片酬 不失高水准
“群贤”云集彰显自强魅力
一台晚会请来那么多国际巨星,酬劳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说实话,最高酬劳也就1万欧元。”石涛有点不好意思,这台节目纯粹是公益性质,不售票,资金十分有限。
他一度十分焦虑,心中没底。但让他最感动的是,受到邀请的艺术家们都很热情和敬业,不少人都是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赶来排练,然后又匆匆赶回国。“我想,这既源于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源于我们具备一流的演出条件,以及北京城乃至中国的魅力。”
他的话在艺术家们口中得到了证实。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国粹,而欧约斯则是这门风靡欧洲的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西班牙,会弗拉门戈的艺术家很多。而我能有幸站在北京的舞台上代表西班牙来展示它,感到非常光荣。”欧约斯真诚而谦虚地说。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欧约斯特别喜欢北京的文化氛围。目前她在北京怀柔开办了一所弗拉门戈学校,希望更多中国人喜欢这门艺术,也希望看到与中国的京剧等艺术形式进行融合。
出身于克罗地亚音乐世家的安娜,已是第二次来北京,但已经被北京的热情和文化底蕴所打动。“我去年第一次来北京。当时克罗地亚旅游局安排我做一场15分钟的演出,没想到观众十分热情,一直返场演出了1个半小时。”这一次,安娜听说是来北京,立刻欣然同意。她还透露,为了这场演出,她不仅推掉了其他重要演出,还特意定制旗袍演出服,学习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希望横穿传统和现代,吸引更多年轻的中国观众。
张亮说,北京在不少艺术家眼中越来越有吸引力,这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整个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同时也跟北京市民文化程度、欣赏水平和视野的提升扩大有关。《环球春晚》合作方、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孙维佳也表示,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环球春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北京城市形象的推广,符合世界城市、文化之都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际化视野 平民化表达
创新表达根植文化自觉
除了把艺术请进来,《环球春晚》同时还把艺术送出去。据了解,该台晚会在春节期间,将首先在世界上以华人为主要受众的电视台播出,包括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香港亚洲电视台、新加坡电视机构、加拿大城市台、美国中文电视台、旧金山英文电视台等。
同时,还将进军欧美主流媒体,包括西班牙国家电视台、以色列国家电视台、瑞典国家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独立电视台、法国电视台、澳大利亚电视台等。在《环球春晚》播出当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娱乐新闻直播了对来京演出的美国歌星比利·迪恩的采访。同时,瑞典国家电视台也播出罗伯特·威尔斯专题采访“长城上的中国月亮”,澳大利亚电视台专题报道土著舞蹈团参加《环球春晚》演出的故事。
“我们的节目,凭什么让外国人买账呢?”张亮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关键是要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国际潮流。”在他看来,后奥运时代,中国的发展和北京的进步,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大山时代’的逗乐,已经远远不够;对于国际观众来说,仅仅是胡同游、长城、故宫,也已远远不够。”增强国际传播力,展现一个国际化的北京、现代化的中国,已是迫在眉睫。
表现在文化艺术传播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国际化的视角与平民化的语言。“一些国外电视台非常乐意播出我们的节目,主要是因为高水准的制作:没有说教,没有生硬的口号,没有假唱,没有低俗的噱头。我们传达的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与品质,善良、坚强、欢乐、祥和。”张亮说,这一次采取国际通行的现场伴奏,真唱真演,真玩真乐,让每个观众都成为晚会的主角,那种嘉年华的气氛,也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传播,不能再是‘自我欣赏的堂会’。”张亮说,我们的确应该重新审视和创新一些已有的传播方式,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只有用大家都愿意看且看得懂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在文化推广方面,中国正行进在坦途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越来越深入。”比利亚对此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