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文艺晚会由我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共清流县委、清流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晚会上,由陈光、戴中晖、张诚心、赵瑞林、刘洋组成的我院教授铜管五重奏团演奏了《小序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荣耀》。声歌系学生韩钧宇演唱了《魅力清流》、《我像雪花天上来》(钢琴伴奏陈哲)。由附中学生郭思言、朱可、梅第杨、邱树豪组成的《弦之风云》四重奏组演奏了《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民乐系刘月宁、于红梅教授分别表演了扬琴独奏《春到清江》、二胡独奏《红梅随想曲》。管弦系学生杨一晨、董潇、李金灿、石瑾、汤经纬、尹龙组成的大提琴乐团合作表演了由朱亦兵改编王连三教授作曲的《盲女》,以及《菊花台》和《阿根廷探戈》等作品。我院师生们精彩的演奏博得清流县观众的阵阵掌声。有的观众说,“看了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们的演出,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高雅音乐。”
活动期间,郭淑兰书记、管弦系赵瑞林主任、附中邢维凯校长代表我院与清流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双方就在清流县建立社会艺术实践基地达成初步意向,并签订了备忘录。
王连三教授简介
王连三教授(1926—1986),清流城关人,毕业于福建国立音专,是我国大提琴民族化最热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大提琴教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40年代曾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台湾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香港电影制片厂音乐师、香港电台大提琴独奏,1950年,他毅然接受新中国召唤放弃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党的音乐事业。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从事大提琴教学、创作长达32年。他潜心大提琴的教学和作曲,培养了大批演奏员和教师,编写了《大提琴教学曲集》、《中国大提琴教材》,创作了《随想练习曲》、《少年协奏曲》、《组歌》等作品,其中,《采茶谣》是我国第一首大提琴主奏、管弦乐队伴奏并具有鲜明福建地方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乐曲,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远播到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比利时等许多国家,并被列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必习曲谱。1981年5月18日,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全国首个全部演奏中国大提琴作品的音乐会——《王连三大提琴作品音乐会》。他临终前抱病写下的《往事》和《相逢在北京》两首乐曲,获得了1985年全国应征作品奖。王连三在指挥大提琴创作、演奏民族特色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