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德解释说,作为音乐总监,他的主要责任是带给乐团表达音乐、感受音乐内涵的方法。他不在深圳的八个月间,亲自出面邀请了不少指挥家为深交担任客座指挥。这些指挥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能够为乐团带来更丰富的理念,从而让乐团发展得更快、更全面。他自己在柏林也随时关注着乐团的排练和演出。
在深三年间,爱华德眼看着深圳的古典音乐氛围愈发浓厚。音乐会越来越频密,走进音乐厅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深交演奏的音乐表达了由衷的喜爱,让他格外欣慰。爱华德说:“交响乐犹如城市上空的一束光,能够让这里的文化风景呈现出亮色。”
3、爱深圳就像爱音乐
记者注意到,与三年前相比,如今的爱华德发间又添不少银丝。每次排练完后,他总喜欢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点上一支烟斗,静静地品味属于自己的时光。而演出完后的周末,爱华德总是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到附近的东湖公园去走一走感受那份绿色,在离家乡有万里之遥的深圳,爱华德的生活过得挺惬意。
“我喜欢中国,喜欢深圳!”爱华德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里的喜爱之情。虽然在深圳,他的德国“老乡”们并不多,然而,爱华德并不感到寂寞。每次来深,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都会陪着他来到这里。音乐会上,细心人总能发现那位恬静的德国女子坐在观众席的某个角落,静静地注视着台上丈夫的背影。
爱华德从小就迷恋中国文化。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的父亲的一位助手便是中国人。通过这位助手,爱华德很早就接触并迷上了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音乐与建筑艺术尤其感兴趣。这也是他决定不远万里来中国执棒的原因之一。
在排练演出之余,爱华德常常带着妻子到北京、上海、桂林去感受中国的神奇。为了表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爱华德举例说:“从吃东西这件事情上,我可以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比如四川人、湖南人喜欢吃辣,说明他们是‘不好惹’的;江苏人、浙江人喜欢吃甜,表示他们的性格比较温顺。”
爱华德究竟有多么喜欢深圳?他打了个比方:“就像爱音乐一样”。因此,当与深交的上一份合约到期时,爱华德主动提出再续前缘。他说:“我希望和深圳人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无限美好。” 深圳音乐未来大有可为 ——对话爱华德
记者:从诞生了贝多芬的国度不远万里来到深圳,执棒一支新兴的城市乐团,而且一呆就是三年,什么动力驱使您有这样的举动?
爱华德:中国交响乐虽然起步稍晚,但这里的人对音乐有澎湃的热情。这种热情就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气氛。这是吸引我来到中国、来到深圳的主要原因。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里的人享受到更加纯正的古典音乐。 记者:但中国的交响音乐与欧洲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在你看来应当如何弥补?
爱华德:其实深交有很多优秀的演奏家,但他们需要把声音更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注重音乐的整体表现。一支乐团要通过精心的打磨,形成比较稳定的团队合作气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传统。我的目的正在于此。我相信这座城市的音乐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记者:三年来,你为这支乐团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爱华德:最重要的是音乐的表达,乐团开始表现出自己的音乐色彩,大家的演奏融合为一个声音的整体,另外你能够听到这支乐队的演奏会更富有情感,更清晰地体现出音乐的质感。 记者:你仍然担任着柏林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奔波于两个相隔遥远的国家之间完成两份工作看起来很艰难,你如何协调工作时间?
爱华德:我会把自己教学之余的休假时间全部投入到深圳,每年1月、3月、7月和9月都会在深圳专注于乐团业务。 记者:你个人喜欢哪些作曲家的作品?会不会影响到乐团的风格走向?
爱华德:马勒就是我喜爱的作曲家之一,舒伯特、贝多芬都对我有较大影响。我比较倾向于浪漫派的音乐,不过作为音乐总监,我还是希望乐团能够兼顾不同的风格,比如现代派的音乐应当有所涉猎。(深圳特区报记者王俊/文齐洁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