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奏的方法要求连奏部分的第一个音手臂落下,最后一个音手臂提起,中间的那些音都是通过手指的转换——也就是一个音的抬起和一个音落下两个的动作同时出现完成的,这样所有连奏中的各音都像被连成了一条线一样接连不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手臂的上下颠簸,只有手臂的落下、提起和平移。但不少学生在这些动作中不能做到使连奏中各音的一气呵成,由于力量的不足而靠手臂上下颠簸来补充演奏的力量,这样演奏出的旋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奏,好象人为地让连奏中的各音产生一个很重的音头而破坏了连的感觉。如果不纠正这错误的方法,不但不能很好的演奏出具有歌唱性的旋律,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为带着这样的毛病是没有办法演奏速度更快的乐曲的。这就是一些孩子学到一定程度后再也不能提高的原因。
这个毛病养成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一开始学习连奏的时候老师没有很好的讲解连奏的动作要领导致的,教师一方面不能做出正确的示范,一方面不能严格要求孩子做对正确的动作。有的是因为不少学生一开始学习钢琴不是在钢琴上练习的,而是在电子琴或者电钢琴上练习的。因为在电子琴和电钢琴上练习无法建立动作与声音好坏的联系,不能让孩子通过正确的动作听到正确的声音,就是有一点力度的电钢琴也不能够完全产生动作与力度的统一。有的是孩子回家不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练琴,或忘记连奏的动作要领,或者对自己的练习没有标准的要求,思想懈怠的原因。
改掉这个毛病其实不是很难的。
首先要重视,明白不改变这个毛病自己学琴的路就走不长,带着这个毛病就演奏不出更动听的乐曲。
其次仔细分析连奏的动作要领,从两个因的连奏做起,用比较慢的速度来练习乐曲中连奏的片段,努力克服上下颠簸的动作。教师要注意尽量不要模仿孩子错误的动作,要从正确的示范着手。因为大多数有这个毛病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应该多让他们多看正确的动作。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家长也尽量不去模仿或批评学生的错误动作,而是正面积极的鼓励。要多说“你应该这样做”而不是“你不应该这样做”,注意孩子情绪上的积极因素,防止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
再次就是教育孩子每一次练习都要按照正确的动作积极练琴,而不是随随便便敷衍了事的糊弄家长糊弄自己,要知道改变一个坏的习惯甚至比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还要难。告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的,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处理这些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不被这些问题缠绕太久,以致影响我们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质量。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