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的歌剧总谱因难以辨认,歌剧《群妖围舞》在竞赛中落选。然而,命运之神很快就向普契尼露出了笑容。在博伊托帮助下《群妖围舞》于1908年在米兰上演。剧院满座,演出大获成功。
五年后,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问世。于1889年4月21日在米兰史卡拉歌剧院初演,虽然反应不佳,但也充分显示了出自己的身手。多年以后,《埃德加》修订版(压缩成3幕)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演出,由名家托斯卡尼尼指挥。述平民生活为主,重视人物的内心感受。作品显示出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大约在这个时期,普契尼遇到了一位名叫埃尔维拉·邦图里·杰米尼亚尼的女子。啊,他和她越来越好了。他们的男孩安东尼奥于1886年出生了。
普契尼的搜索结果
1893年2月1日普契尼的歌剧《曼侬·莱斯科》在都林的雷吉奥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在法国开始、在新奥尔良附近狂风肆虐的平原上结束的歌剧。它使普契尼首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首演夜上谢幕达50次。西班牙女高音卢克雷齐娅·博里讲了为首演曼侬彩排时,在后台见到普契尼的经过,当时她对自己穿的为高潮场景而做的漂亮服装颇感得意。普契尼是一个对细节很较真的人,他对她说,这服装对一个饥肠辘辘、身五分文、在荒野中流浪的人物来说过于美气了,于是把他的咖啡向她身上泼去,以使她的衣服有那种穿旧了的样子。哇,她简直要疯了!《曼侬·莱斯科》的出成功,奠定了他成为著名作曲家的地位。
现在普契尼是连交好运,连续拼搏写出了他的三部最成功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和《蝴蝶夫人》。它们都是以女主人公之死而告结束。但女主人公死了还不够,还要让她们在彻底消失之前大放悲声。
1896年2月1日《艺术家的生涯》(又译《波希米亚人》)首演于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该剧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巴黎艺术家生活的悲欢离合。观众却因为这部歌剧精彩的戏剧性和感人的浪漫情调而喜欢它。
1890年,普契尼在米兰观看了法国19世纪剧作家维多利安·萨尔杜(1831-1908)创作的同名悲剧极为感动,决定把它改写成歌剧。因当时他正忙于《艺术家的生涯》的作曲,此事暂时搁了下来。完成《艺术家的生涯》的创作后,普契尼即委托路易斯·伊利卡和裘塞佩·贾利萨创作脚本。两位脚本作家将原剧的五幕缩减为三幕,并排除了原作中以法国革命为中心的政治特征。《托斯卡》于1900年1月14日,在罗马的康斯坦齐剧院首演。由于有人故意反对普契尼,首演不算成功。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克尔曼称这部歌剧是“蹩脚、低劣、耸人听闻的作品”。歌剧的结尾是托斯卡刺死斯卡尔皮亚,她的恋人卡瓦拉多西被火枪班打死,托斯卡自尽。最终,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