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高晓松、张亚东、小柯等音乐词曲作者联合发起成立“华语音乐作者维权联盟”,百名音乐人向百度集体“宣战”。3月31日,高晓松在微博上发表公开信,呼吁音乐界同仁“团结御辱”,并将在“下周与百度谈判”。4月6日,华语音乐作者维权联盟公布《致百度公开信》,其中明确与百度谈判的纲领包括“下线”、“道歉”、“赔偿”、“共谋发展”等四条基本原则。
然而,“下周”的谈判并没有如约而至。据谈判代表、音乐人小柯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至今,百度方面依然没有对华语音乐作者维权联盟的谈判要求做出回应。联盟方面表示,正在继续与百度方面沟通,同时也在向北京市民政局申请联盟“落地”。
就在维权陷入停滞状态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已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建立音乐词曲著作权主渠道。音著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协议的基本框架,然而没有人知道具体内容。据音著协总干事刘平介绍,与百度的谈判协议细节将在4月26日“知识产权日”之前敲定,并向社会公示。另据媒体报道,百度将于5月推出正版音乐平台,定期向音著协提供每一首歌的播放和下载数据报表,支付费用。
尽管维权联盟中许多音乐人同样也是音著协会员,但他们表示,并未因此停止与百度谈判。
今年以来,音乐界接力般进行着各种维权活动。1月,谷建芬等13位国内著名词曲作家向演出商发出法律声明,告诉所有歌手和演出商,演唱作品要事先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合理费用。3月,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连发两封公开信,要求百度删掉盗版音乐网站的深度链接。
“我们并不是针对百度一家。”小柯说,在音乐的商业赢利模式中,版权是最核心的收入;在众多艺术门类中,音乐著作权是被侵犯最严重的。“音乐像空气一样,不经意都会呼吸到,大家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如果音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解决,其他领域做起来也就相对更简单了。”他同时表示,向百度维权并非意味着要网友为此买单:“如果有一天百度真的正版化,我也不希望网友为此付钱,这笔钱应该由网站来支付。因为网友已经付出了点击和流量,付出了看广告的时间。”
词曲作者:创作时的源头,分成时的下游
词曲作者权益受到侵害,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百度一家。
中国流行音乐协会主席、歌曲《小螺号》、《妈妈的吻》的作者付林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一首歌曲的词曲价格也就15元到18元不等,那时,他还能收到一些歌本寄来的2元钱的转载费。“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多进步。”付林说,那时,音乐人还在为电视播出音乐作品却不给词曲作者署名而抗议,近20年来,随着音乐商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重视到了自己的权益,进行了各种维权努力。但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的贯彻还需要过程,而且,版权分配仍然不规范。
同样,早在十几年前,音乐制作人李广平就已经开始考察香港的音乐版税分配制度。在港台地区,公共场合播出音乐需要支付“公播费”,对于词曲创作者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如果一首歌很红,他们在一两年内收到的版税可能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目前,内地电视、广播机构支付的音乐版税标准为电视每分钟2.5元,广播每分钟0.3元,而且由于2010年才开始实施,目前只有央视支付了相关费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推进。
“我们这个进程太慢太慢。我们今天还在讨论演唱会该不该交费,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他们当时都说:"你们实在是太幼稚了。"这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流行音乐就是在商业环境下展开的,所以事事都要想到维权。”李广平说。
然而,作为幕后工作者的词曲人在这个问题上却并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艺人。”小柯说。他曾经在微博上写道:“只问一个问题,家喻户晓的《我爱你中国》是谁写的?!别上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