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肯普夫(1895——1991)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
1895年11月25日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于特博格(Jüterbog)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皇家音乐主管和波茨坦圣尼古拉教堂的管风琴师。同时也是波茨坦宫廷乐队的队长。在肯普夫幼年时,因听到苏格兰钢琴家弗雷德里克·拉蒙德弹奏贝多芬的,受到鼓舞,开始学钢琴。从小由父亲启蒙学习钢琴,9岁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巴思和肯普夫的父亲一同劝导这位年轻的音乐家也学习作曲,于是他又跟随罗伯特·卡恩学习作曲(卡恩曾师从勃拉姆斯)。914年他到波茨坦维多利亚预科学校学习,后又回到柏林高等音乐学校钻研音乐史和哲学。分别师从巴尔托与卡恩学习钢琴和作曲。
后来还在柏林大学学哲学和音乐史。1916年在个人第一场演出中同时演奏钢琴与管风琴。1917年以钢琴演奏与作曲得到柏林市颁发的门德尔松钢琴与作曲奖。1918年首度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二次大战前在世界各地演出,足迹遍及欧洲、南美与日本。战后1951年到伦敦演出,1964年至纽约演出。在演奏生涯最后几年里,他的曲目多以德国古典与浪漫派作品为重心,被认为是当代德国钢琴家的代表人物,阐释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权威。独奏之外,肯普夫也参与室内乐演出,经常与梅纽因、谢霖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合作。此外还从事教学与创作。1931-1941年间,曾与费舍尔(EdwinFischer)等人在波茨坦的暑期高级班里担任教授,战后还主持过贝多芬钢琴作品讲座,许多后辈杰出钢琴家都接受过他的指导,包括出色的钢琴家是内田光子。1991年5月23日,肯普夫逝世于意大利波西塔诺(Positano)。
肯普夫还是一个出色的教师,1924-1929年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并领导钢琴高级班。二战结束后,肯普夫作为当代德国钢琴家的代表人物,受到人们尊崇,成为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权威演奏家。他的演奏含蓄细腻,织体清晰,亲切高贵;音色如歌,分句和速度自然而合理,丝毫没有矫柔造作、追求外在效果的倾向。他录制了贝多芬和舒伯特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其他作曲家钢琴作品的唱片,并编辑出版了舒曼钢琴作品选集。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和管风琴的作品。
唱片选粹
DG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等
DG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
DG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DG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DG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舒伯特:最后五首奏鸣曲
DG舒曼: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狂欢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