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aroos) 双钢琴交替奏出了跳跃性的音型,刻画出袋鼠轻快而敏捷的身影,互相追逐、嬉戏、无忧无虑,恰与大象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顿音同休止符交替组成的轻捷跳动音型,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袋鼠惊人的跳跃本领,而穿插其中的停顿音型,似乎是在描写袋鼠在跳动中不时出现稍为踌躇不前的片刻。
7、水族馆
(The Aquarium) 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展现了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在清彻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在这一成不变的节奏上,长笛和小提琴演奏着同样纯净的旋律,钢片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复奏主题旋律以及近结束时出现的多次滑奏,则有如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的光点似的。整曲美丽得令人犹如身临其境。
8、“长耳人”
(Persons with Long Ears) 小提琴以特殊的方法齐奏,怪诞的声响表现了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一种驴头人身的怪物在声嘶力竭地鸣叫(也正是日常人们所见的驴叫),这是圣·桑在讽刺那些饶舌的所畏艺术权威们。
9、林中杜鹃
(Cuckoo in the Heart of the Wood) 钢琴以和弦轻轻地表现出幽静的森林,杜鹃的啼声在单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一种和谐宁静的大自然与前一段的声嘶力竭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心理感受。
10、鸟舍
(The Aviary) 弦乐器奏出的颤音呈现出群鸟振翅高飞的画面,其间不断地有小鸟在跳跃在欢唱。
11、钢琴家
(Pianists) 车尔尼的钢琴简易音阶练习在此反复弹奏。我们知道,钢琴家同摆在动物园里供人们观赏的动物,应该说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也知道,那些只会没完没了地弹车尔尼的学生,可能是不大会有出息的。为了说明这点,圣桑索性让钢琴反复演奏这首车尔尼简易练习曲,而把乐队只限于小心翼翼地提供转调的和弦而已。看来圣桑对初学钢琴者那样拙劣的演奏是深恶痛绝的,他在这里甚至把他们关进动物园去了。
12、化石
(Fossils) 这回,圣桑不但嘲笑了别人的作品已经僵化和过时,也嘲笑了他自己。圣桑自己的《骷髅之舞》中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那些白骨的声响,现在用木琴干枯但明亮的音色再现了出来;而同这些只剩下白骨一副的鬼魂主题相交织的,还有两首古法国民歌的动机以及摘自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的一个乐句(单簧管)。所有这些曲调都这样快就变成化石了吗?
13、天鹅
(The Swan) 这是整套组曲中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在毕业音乐会上弹奏的就是这个主题的变奏);有人可能并不知道圣桑写过《动物狂欢节》,也不了解《天鹅》的出处,但很早便被《天鹅》迷人的旋律所陶醉——当然这种情况在古典音乐中很常见。当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形态的动物全部出场之后,高贵神圣的天鹅才缓缓游来,清澈的湖水映衬着洁白美丽的“皇后”,在美丽和神圣面前,谁不肃然起敬?极其优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轻缓地流出,它的主要旋律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就这样的轻描淡写却比华美的辞藻更适合于天鹅本身,也显得更加一往情深。两架钢琴的起伏音型,当然可以理解为模仿水波的荡漾,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轻声细语地烘托主题的叙述,使整个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14、终曲
(Finale) 当美丽与神圣到来之后,真正的狂欢开始了,在序奏的引导下,整齐而有节奏的欢庆主题随即出现,这支舞曲性旋律在其反复陈述过程中,还可以明显听到动物园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出来做最后的谢幕:快腿野驴抢先一步出场,母鸡也紧紧跟上,然后是袋鼠,至于乌龟和大象,对这样疾快的舞步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呆在一旁凑个热闹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平等与博爱,没有物种界线、没有强弱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没有时空间隔……只有欢乐!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