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教学空间 >> 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录入时间:2011/7/22 16:19: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网页视频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后...

  三、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

  1、独特的创作过程

  《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过程很特别,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先后顺序写作,而是先从第三乐章写起,原因是接受达尔医生的有效治疗后拉氏泪如泉涌、他深怕这珍贵的创作灵感会很快地又消失掉,便立即动笔写下了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并且进发出的第一个创作火花就是第三乐章前奏的华彩段),拉赫玛尼诺夫把最精彩的创作构思放在最关键的第三乐章可能也是此协奏曲的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紧接着是柔美宽广的第二乐章,第二乐章完成之后,拉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公众的反映,就率领莫斯科爱乐乐团在一次慈善募捐音乐会上上演了这两个部分,他本人亲自担任钢琴独奏,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才接着把第一乐章完成。

  2、独特的开篇方式

  乐曲的一开头,拉赫玛尼诺夫便打破协奏曲通常是由乐队的某一乐器把主奏钢琴逐渐带入或是由整个乐队辉煌的和冗长的演奏开始、而是由钢琴奏出的八个似悠远钟声的和弦,仿佛倒叙一般,把听众缓缓地带人作曲家的童年回忆中,既具有震撼力又自然简洁。

  3、交响性的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既能表现钢琴高超的演奏技巧,又注重与交响乐队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被称为“钢琴交响乐”。比如第一乐章开始部分打破了乐队演奏呈示部引子的惯例,改由钢琴独自缓缓地奏出,极具特色。在这里没有刻意的炫技和华丽的修饰,却又恰如其分地突出独奏乐器、可见,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都是以感情表达和独特构思为基准进行创作,他的协奏曲风格偏重于交响性:又如第二乐章的再现部是通过弦乐以庄严肃穆的进行曲风格再现主部的第一主题、钢琴则以八度和弦构成的发展部核心动机进行交相辉映,“交响化的钢琴协奏曲”在这里做了充分的体现。

  4、注重旋律

  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协奏曲的创作风格特点。旋律高调、形象特点是理解该作品的必要条件。在拉赫玛尼诺夫看来,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无论他的哪一部作品,最先深入人心并打动听众的都是他的旋律。人们常用“抒情性”或“歌唱性”来形容他的音乐,他继承了俄罗斯音乐的传统,是继柴可夫斯基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旋律大师,他的旋律真诚、质朴,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拉赫玛尼诺夫还很重视复调旋律的写作,他在乐曲中多次采用了两条以上旋律线相结合,或者钢琴与乐队把各自不同的旋律相结合的形式,经常在高低声部或钢琴与乐队中清晰可见,这种形式能够更深层地表现作曲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密的立体性思维,这正是他的钢琴织体的鲜明特色,各个声部共同构成完美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以他对音乐的执着、勤奋和天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作品,为俄罗斯乃至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首经久不衰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经过岁月的洗礼,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而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不朽的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