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对学生课外的学习引导
这里强调对学生课外的声乐学习引导,是就现代声乐学生的学习新环境而言,新形势下高科技信息化早已应用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利用好这些资源将大大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任由其随心所欲的加以滥用,就会对声乐的教学带来更多的阻碍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掌握好与不好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重视这个时间的学习引导,就能利用新生代大学生好新奇、求知欲强的特点,适当地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现代高科技促进声乐学习,少受不良审美的影响。归纳起来就是,多听、多看、多思考。
1.多听
声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声乐技巧的学习,更是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并适当表达的学习,多听是训练大脑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好的声音思维才能引导出好的声音技巧 ,多听好的声乐作品可以了解到好的演唱方法,也可以学到作品表现手法,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不知不觉中,大脑里就形成了声音的美的概念,而且这种鉴赏力和判断力会随着量的积累,产生审美境界的飞跃。
2.多看
现代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辅助资料都相当丰富,声乐是表演的艺术,学会“看”是提升自己声乐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看”学习到很多东西,包括歌唱的呼吸运动,唱与演的配合以及台风、舞步等等。这些表演经验进行积累、沉淀,然后再在训练中慢慢的运用起来,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自己在演唱中的表现风格。
3.多思考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理性、尊重知识,要引导他们在多听多看的基础上勤加思考:思考好的声乐作品、好的演唱好在哪里;思考自己的演唱改进方法;领悟歌唱概念;了解声乐表演的真谛。声乐课堂训练只占声乐学习的极小的一部分时间,课后大量的时间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说明了声乐中的思考就好比是修行中的参悟一样重要,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课外的努力。而课外的声乐学习,就是要进行思考来解决歌唱的意识上的问题,也就是是要解决思维上的歌唱,然后才是生理和肌能训练上的歌唱。
小结
社会在进步 ,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教无定法,有效即可。对于新形势下的新生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也要遵循先研究学生,定出可行的,符合教学新规律的教学方案,然后再实施教育。尤其对于声乐这门专业性强,个体差异大,受心理情绪影响大的专业来讲,研究学生的特点、个性、心理的新动向对于声乐的教学实施才能保证有效进行。
注释:
①《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
②《嗓子干扰及其排除》,麦克莱恩。
参考文献:
[1] 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2]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本文作者为佐世荣,请勿将本文用于商业用途。
大约在14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在多弦乐器上加键而成的击弦古钢琴——克拉维卡琴。这种古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