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二年级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晚会《春潮颂》,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排练时结识了阎维文老师,他英俊、高大、亲和的魅力至今我还历历在目。我读初中时他就是我的偶像,对一个初中生的我来说,虽然不懂得审美,但我特别喜欢阎维文老师的声音,我深深地感受到阎老师声音的圆润、透亮、委婉、豪爽与洒脱。当年他演唱的歌曲《说句心里话》和《小白杨》让我如痴如醉,使我走向音乐殿堂坚定了信心,树立了标杆,我考入音乐学院之前就模仿阎维文老师的歌。
阎维文老师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3岁进入山西省歌舞团,15岁参军入伍。这个如今以歌唱为终生事业的歌唱家,最初的艺术生涯却有九年是在舞蹈里度过的。当他找到歌唱的艺术方位后,便开始调整自己,并且执著地走下去。他拜魏金荣、金铁林、程志等名家为师,成功地把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为《末代皇帝》、《海灯法师》、《战将》等四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电视音乐片、录制了主题歌和插曲。中国唱片公司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汕头的音像出版社分别为他制作了《两地书,母子情》、《峨嵋酒家》、《说句心里话》、《东北民歌专辑》、《西域情歌》、《黄土情歌》、《黑土情歌》、《红土情歌》等个人独唱专辑。他的山西民歌《牧歌》,让人听来土味十足、乡风淳厚;而《汾河水哗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又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陕西民歌《赶牲灵》,西藏风格的《高原春光》、川味浓厚的《峨嵋酒家》,都把各类民歌的演唱技巧推向了极致。
阎维文老师唱响了数十首歌曲,像《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峨眉酒家》、《一二三四歌》、《母亲》、《我把太阳迎进祖国》、《人间第一情》、《父母恩情》、《红叶寄情》、《永恒的承诺》、《洒向人间都是爱》、《阳光路上》、《手拉手》等。尤其是:《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母亲》这四首歌在部队里,几乎和五、六十年代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一样,到了人人会唱、人人爱唱的境地。他的歌曲之所以受部队军人和老百姓的欢迎,除了作词、作曲的功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歌曲是由阎维文老师唱出来的,并持之以恒地把这些歌通过电视、广播、晚会等各种传媒手段传到了广大观众和干部战士的心里去。他以他独特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演唱倾倒了许多观众。许多演唱者在演唱这些歌时,从声音到吐字咬文、动作表演都极力模仿阎维文老师,这说明他的演唱已被广大观众认可。在加拿大演出时,当地一位声乐教授看后,禁不住对东方国度的歌手所表现出来的演唱水平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民歌歌手有这么好的功底,有这么好的气息和共鸣。”
阎维文老师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有着很大的抱负,他曾说:“民族音乐在我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时代是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永远不抛弃民族的东西,始终把根扎在故土上,要为民族声乐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维文老师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典范和舵手,他把中国民族男高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时代!
第一,在歌唱技法上,他是中西方声乐技法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声乐技术与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技巧,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两者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从而回答了一直存在争议的民族男高音应该怎么唱?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奠定了他个人唱法的崇高地位。在最新的专辑中,他把声乐技巧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在咬字吐字上,他堪称民族男高音的活标准,他真正做到了咬字吐字的统一,不论是哪个音区,哪个汉字,无不字正腔圆、圆润自如。
第三,在情感和风格处理上,在演绎创作歌曲上,他深情内敛、收放自如;在演绎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时,又惟妙惟肖、风情万种。
第四,在舞台表演上,他高贵潇洒不失朴实亲切,大气磅礴不失深情细腻,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表演与作品表达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第五,在个人形象上,他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体现出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也像普通人那样爱护自己的家庭,亲人。多年来,他作为著名的歌唱家,没有骄傲自满,没有负面新闻,他与夫人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