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该曲视作奏鸣曲结构,那么,第一大段为呈示部;第 二、三段为展开部,第四段为再现部。
二、古筝的定弦及特殊的创作技法运用
1.古筝定弦:
作者之所以如此定弦,是为了恰如其分地表现音乐,也是为了协调好古筝与管弦乐队之间的调性关系。
2.特殊的创作技法:
①作品属于综合调性。调式很丰富,大多以小调为主,调性又非常游移多变。例如古筝有时两手演奏就有两个调性,演奏技巧相当高(380小节左右)。
②作品节奏多变。大节奏内的小节奏变化非常频繁。这点在乐曲众多处均可看到。
③作品中九声音阶的运用。在古筝定弦中我们便可看到,作者将偏音全部采用,形成了“九声音阶”。
④古筝中采用了一些钢琴演奏中的技法。如两手“三对四”的某些音型(381小节左右)。
⑤作品中多次采用了苦音与欢音的用法,且在主题中多采用了增四度。
⑥作品中多次运用了卡农式的复调多声写法,增加了音乐的厚度,推动了音乐向前发展。
三、风格特征
古筝协奏曲《骊宫怨》,在创作中选用了民族乐器古筝,采用了西方协奏曲的形式,将古筝与西方管弦乐队完美地结合,在音乐上体现了浓郁的民族化风格特征。作品运用了许多新的创作及演奏技法。将古筝与乐队更好的协调在一起,体现了乐曲的特色,尤其是运用长安古乐的素材加以创作,并且多次采用西方赋格音乐的写法,将唐诗《长恨歌》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作者采用现代化的创作技法,较好地体现了民族神韵。此曲可谓是真正民族化风格的体现,是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
推荐阅读黑檀木——一般市场价6000以上 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