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倩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副教授)
内容摘要: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几年来很多优秀的词曲作家为民族声乐艺术添砖加瓦,从而涌现出大量的民族声乐作品,例如《黄河渔娘》、《西部情歌》、《芦花》等。这些优秀作品对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师及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高自身水品,把握风格特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最好途径。所以,在众多民族声乐作品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成为了展现实力、不断提高、更快飞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毕业作品选择/个人音乐会作品选择/参加比赛作品选择
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民间民歌演唱。它是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由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方法。民族唱法是一门独^:的声乐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之处,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
就民族声乐歌曲的曲目选择而言,往往是每位教师及学生比较难以抉择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毕业考试与参加比赛时,许多歌曲都能完成,又觉得每首歌曲都不那么完美,没有能突出的代表作品,这除了需要正确的发声方法外,还需要根据每位演唱者的声音特点、条件的好坏、驾驭作品的能力等各个方面来决定作品的选择。一位好的演唱者,如果选择不适合自己的曲目,也会影响他们在考试或比赛中的成绩。所以说,在演唱的前提是选择歌曲,就这一问题,阐述以下几个观点:
一、针对毕业考试的选曲方法
专业毕业考试是学生自选2—3首作品来演唱,也是四年大学本科学习的总结和汇报。在大学期间,学生一共学习和掌握了一百多首声乐作品,那么怎么在所学的这些大量作品中选择适合自己、有一定难度、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的作品呢?是需要每个学生动脑筋的。
每位学习民族声乐演唱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声音特点,通过多年的学习,如何能够把特点发挥到极致,除了刻苦的钻研外,就是通过站在舞台上演绎作品来体现。
1、对于声音条件比较宽厚的学生而言,由于嗓音的宽度较大,所以比较适合选择气势磅礴、辽阔高远、振奋人心的民族声乐作品,例如《送瘟神》、《英雄赞歌》《娄山关》等。这些曲目除了有较大的难度外,还需要声音条件宽厚的演唱者来完成。如果需要2—3首歌曲时,就不能所有的作品都难度过大,因为体力的支配也决定着整个作品的完成情况,如果选择的作品难度都很大,在唱到最后时就没有气力完成,尤其是在歌曲的结尾处,高音区的作品较多,如果体力得不到保证就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最后的成绩,这时就可以选择一首难度相对低的作品,如《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燕燕下河洗衣裳》《梅娘曲》等,既能突出个人的特点,也能充分展示作品的风格和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2、对于嗓音纤细的学生而言,以上的歌曲则不是很适合,因为振动的幅度较小,所以不能体現出宽广的音色,对作品的气势有所减弱,如果在乐感上突出,可以选择一些戏曲或带有地方浓郁特点的民歌,如《四季歌》《日破云涛万里红》《长相知》等歌曲都比较适合这些条件的学生来演唱,既有细腻的韵味,也不乏作品的特点。同样,为了体现不同作品的作品演唱风格,学生都要拿握所有特点的创作歌曲、戏曲、民歌等体裁,但也要了解自身最擅长哪一类的作品,在共性中求个性,充分将自己的潜力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