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民族音乐概论》科目考试大纲
录入时间:2012/1/30 11:48: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5、 民歌旋律的发展方法:
(1) 音乐材料的统一、变化关系。
(2) 旋律相邻部分的连接方法, 旋律高潮或高点的造成。
6、 民歌的曲式结构——结构单位、结构形式与结构性质(在普遍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着重了解对应性结构、起承转合性结构的形态与特点)
【曲艺音乐】
(一) 曲艺的概念。
(二) 曲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概述:
(1) 古代说唱艺术因素的出现。
(2) 说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形成。
(3) 宋代,多种说唱形式出现——说唱艺术走向成熟。
(4) 元、明、清时期,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 曲艺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 曲艺音乐的艺术特色。
(五) 曲艺音乐中说与唱的结合关系。
(六) 曲艺音乐唱腔的结构——联曲体、板腔体(或称板式变化体、主曲体)
(七) 曲艺音乐唱腔的创腔规律及在创腔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八) 曲艺音乐的演唱与伴奏。
(九) 曲种的类别及代表性曲种例释(着重了解京韵大鼓、单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粤曲、南音、文场等曲种的基本概念及艺术特色)
【戏曲音乐】
(一) 戏曲的概念。
(二) 我国戏曲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1) 我国戏曲的三个来源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2) 戏曲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形成,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支戏曲声腔——北曲和南曲。
(3) 元杂剧的形成——戏曲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
(4) 元末明初传奇剧的迅速发展。
(5) 明代戏曲四大声腔的形成, 昆山腔、弋阳腔的艺术成就及它们在戏曲发展中的历史贡献。
(6) 梆子腔、皮黄腔的出现,京剧的形成——戏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戏曲艺术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