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人生系列讲座一直是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周的品牌活动,自10月8日第三届艺术实践周正式开幕以来,已经先后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仲呈祥、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维到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受到了全院师生的热烈欢迎。作为今年音乐艺术人生系列的第三场专题讲座,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举办《漫谈传统器乐演奏艺术》主题讲座,一起走进这位琵琶大师的音乐世界。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副院长宋飞、各系部处的领导老师出席了讲座,与同学们共同聆听一代音乐大师的艺术人生。
10月10日上午9点,国音堂音乐厅,刘德海先生《漫谈传统器乐演奏艺术》讲座正式开始。副院长宋飞首先对刘老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之后对刘德海先生的艺术生涯做了简要介绍。刘德海先生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大力发展琵琶演奏技艺,形成了热情奔放,独特新颖,富有哲理的艺术风格。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曾在聆听他的演奏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外国元首也曾因亲听他的高超琴艺而感慨中国音乐之精湛,他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琵琶艺术,了解了中国音乐,被称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中国民族音乐第一人,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以外,秉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是刘德海先生始终不渝的追求,为此他在创作、理论等方面不断探索,创作了大量新作品,使琵琶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伴随着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刘德海先生带着慈祥的笑容,步履矫健的登上舞台,依然的幽默风趣、和蔼可亲,丝毫看不出他已年过七旬。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与教学经验,刘德海先生的讲座主要围绕民族音乐人才培养、表演艺术空间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在谈到传统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问题上,刘德海先生提出了“五星级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五星分别是“传承”、“多样化”、“风格”、“技术”、“创新”,其中特别强调了要坚持传承传统音乐的信念,以海纳百川式的学习态度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将高超的演奏技术与感情表达结合起来。在表演艺术的空间上,刘德海先生将其划分为“音乐会”、“俱乐部”与“广场艺术”,提出不同的表演艺术空间要有与之适应的实践心态,要学会以“自娱自乐”的“俱乐部”心态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即兴演奏能力,才能更好的把握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最后,刘德海先生回顾了自己在艺术生涯中度过的“三关”,即“政治化”、“娱乐化”、“虚无主义”,告诫同学们要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与表演理念,以平和质朴的心态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力量。
整场讲座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刘德海先生生动活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从他偶尔哼唱的民歌和在黑板上随手留下的简笔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样一位大师级的音乐家心中,一直保留着最初的那份童真与质朴,但从他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观,发展观思辨性的理解中,我们也着实感受到了这位德艺双馨的老先生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最后,刘德海先生谦虚的以一句“我要与学生一起成长”结束了当天的讲座,留给同学们的不仅是专业学习上的启迪,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与感动。
讲座结束后,院党委书记闫拓时与刘德海先生亲切交谈,感谢刘德海先生对学院艺术实践工作的支持,并就讲座中谈到的民族音乐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交流意见。同学们也争相与刘德海先生合影留念,并表示作为一名国音人要学习刘德海先生的精神,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创新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