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不闲着”是先生的长寿秘诀
见习记者赵宇
身为周先生的爱徒,廖昌永是极少数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的杰出亚裔歌唱家之一,他的男中音被誉为“天鹅绒般的音色质感”。演出前,在后台化妆间候场的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笑着说:“我对每一部作品都诚惶诚恐,不管高雅还是通俗,我们的职责就是挖掘有深度和质量的作品。”
谈恩师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她的侧影
聊到恩师周小燕时,廖昌永的敬重之意溢于言表。他说:“今年是上海音乐学院85周年庆,其实也是‘周小燕’年,因为所有受过她教导的学生,都会被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所折服,这次回到先生的老家开一场音乐会,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想带学生们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其实我们做学生的会劝先生控制上课量,毕竟她已经95岁了,不能像我们年轻人一样去拼,但是先生告诉我们,工作就是她的生命,‘过闲’会让她感到失落。我想这其实是她长寿的秘诀,而她的艺术生命其实在我们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得到延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她的侧影。”
谈武汉
观众一年比一年好
已与江城音乐爱好者近距离接触过数次的廖昌永说到武汉连称“每次来都很感动”,在他看来,武汉这座城市一直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回忆道:“我第一次来时,观众很热情,把走道都围得水泄不通,结果只能从后门悄悄溜走。武汉这座城市音乐氛围很浓,基础也很好,这些年相继落成的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让大家聆听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相信这个群体也会越来越壮大。”
周先生手把手教唱
“不要花里胡哨,
要朴素自然”
本报讯(记者万旭明)听大师演唱的机会常有,听大师讲课能有几次机会?对很多高音演唱者来说,昨天是受益匪浅的一天,95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在琴台音乐厅开了一堂生动的“大师班”课程,除了纠正大家技术上的错误,周小燕还传达了一种自然、朴素的音乐理念。
与人们印象中的歌唱家不同,周小燕非常纤瘦,甚至可以称为单薄。但在指导学生时,她的一双手透出了无穷的力量。在大师班上,每位学生轮流上台演唱一首歌曲,由周小燕现场指导,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教导,她也非常认真。为了教一个学生如何处理尾音中的升调,她不仅逐句哼唱示范,还站起来让学生摸着自己的腹部体会气息的运用。当她比划音调的起伏时,简短有力的手势更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位已95岁高龄的老人。
虽然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都不同,但在周小燕的指导中,她始终强调着这几点,高音升调时很多人会刻意用劲,周小燕指出,这会使人肌肉紧张不利于演唱。很多学生以为唱高音就要华丽,但周小燕不断地要求学生唱得更朴素一些,台风动作更自然一些,她说:“不要搞得花里胡哨的,唱歌不应该是这样的。”
周小燕的艺术生涯从武汉走出,她在这里的粉丝自然众多,早晨的音乐厅里坐满了观众,他们尊敬地称她为“周先生”。课程结束后,一位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冲上台前,握着周先生的手就不肯放开,他说:“一小时的大师班,要说能学到多少技巧其实很难,但周先生的言辞中让我领悟到她对音乐的态度,自然、真挚、朴实,这些是比技术更影响深远的。”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