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义一生致力保护河曲民歌,生活的旅途却百转千回;他像歌中远走他乡谋生的情哥哥一样,顽强不休地同命运进行着抗争。
读大学期间,贾德义在家庭强制安排下,与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拜堂成亲,可沉醉在情歌王国中的他丝毫也忍受不了这桩无爱的婚姻,没几天就逃了婚。
“河曲歌王”的第二次家庭改组同样以悲剧结束。第二任妻子对贾德义说,你只顾埋头研究,写下几箱子纸也不当钱花,你再不思谋挣钱,往后就别过了。
二十几年前,演唱、整理情歌仍被看做是一桩“不正经”的事业。贾德义割舍不了对二人台的挚爱,无奈只得搬着几箱手稿再次独行。
现下的生活依然清苦素朴,可只要在黄河岸上吼上几嗓子,就“勾连了当下和历史,让灵魂找到了归宿”。贾德义认准了这个理儿,“人不能只有厨房、客厅那一点点物质需求,人需要精神性的东西”。
2006年,在贾德义等民间艺术家的呼吁下,河曲民歌、二人台成为首批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4月,山西还成立了“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致力于培养年轻的二人台演员。
可贾德义常常眉头紧蹙,沟壑般的额纹间凝起深深的忧虑。在他看来,二人台的传承并不乐观,自己也往往力不从心。作为“活的传统”的艺术正在被商业化侵蚀,费心培养的一批徒弟大多转行,而他只能更加勤勉地整理、抢救。
他倚在藤竹躺椅上,凝望着屋瓦剪出的一片碧空,若有所失地说:“有人追问我保护以后该怎么办?我说,保护之后还是保护、保护,没别的法子。”
如今也有些变化让贾德义兴头很高。每天午后,十来个当地女人聚到河边,拢在老头儿周围学唱二人台。给他击鼓伴奏的正是他的第三任妻子,曾是戏曲演员的妻子体谅、欣赏贾德义毕生的追求。
虽然这场黄昏恋并未完全得到子女的认同,但倔强的贾德义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新华网/周舟 梁赛玉 王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