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吉林省吉林市东方大剧院内笑语欢歌、掌声阵阵,吉剧《鹿乡姐妹》的精彩演出为吉林献礼十八大吉剧演出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吉剧演出周自11月2日起持续7天,推出了一批传统剧目和多部新创现代剧目。据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杨柏森介绍,近两年吉剧的演出已经进入常态化,每周末都有演出,每逢重大节庆还要举办吉剧周,自今年初起,剧院已经在剧场演出200多场,商演100多场,送戏下乡演出300余场,受益百姓总计近50万人。当下,吉剧正在扬帆起航走上复兴之路。
找回“看不够” 的感觉
“这吉剧看得真够味!台上演员的功夫都很到位,明天我还得来看。”坐在记者身边的张先生频频竖起大拇指。
在《鹿乡姐妹》的舞台上,关母举着虎头牌,在村边的“醒台”上唱道:“老乡亲啊可贪心,贪心半夜鬼叫门……”启发给鹿茸注水的村民上“醒台”反省,而作为鹿业协会会长的小女儿雅梅最终站上了“醒台”,为姐姐参与造假事件拒不认错而深深反省……舞台下,座无虚席,观众用掌声、叫好声回报演员的精湛表演。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忍离去,有的在认真填写调查问卷,有的直接走上舞台与演员研讨某句台词、某个动作,或者合影留念。
记者随人流退场时还听到一名老年观众议论:“年轻时看吉剧有瘾,要能得到一张剧票,前一天晚上都睡不着觉。这会儿又找回了当年看不够的感觉。”现在,政府为惠民经常组织公益场演出,剧院门前总是有人排队等着领取免费的票。除免费赠票外,一些场次还实行低票价制,票价平均20元,爱看戏的观众都买得起。
看吉剧看不够的不仅仅是老年观众。小蛮就是和戏迷妈妈一起来看戏的,她说,自己幼儿班的老师总唱这个调,小朋友们也跟着学,老师还教了动作。难怪看戏时有不少小朋友不坐在座位上,而是在过道里跟着比比划划,还真像那么回事。
曾经辉煌再度崛起
此次演出周期间,吉林省戏曲剧院还特别邀请吉剧第一代和第二代老演员,召开艺术研讨会。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与青年演员共聚一堂,回顾吉剧发展的历史,研讨吉剧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