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人物动态 > 新昌调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二)

新昌调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二)

分享到 |
日期:2012-11-19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图为章华琴向调腔2007级中专班学生授艺)   现年71岁的章华琴17岁进入浙江省新昌县调腔剧团,从学生到演员再到老师,退休后本来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可她还是接受了单位的返聘,因为实在放不下新昌调腔。   为学好调腔而“忘掉越剧”   历史上,戏子被称为下九流,而在新昌,他们却得到了尊重。历代不仅有学者为其编曲,演出活动也十分频繁,明代《新昌县志·风俗》中记载:“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钱做灯,又做戏文通宵达旦,至十六七才止。”说的就是当地人争看、争演新昌腔调的盛况。章华琴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戏曲之乡,虽然父亲是个军人,可也是个十足的戏迷,受其影响,她对戏曲也情有独钟。刚上小学时,老师问她长大想干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唱戏。”为了满足她的心愿,母亲给她买了一本越剧曲谱,她一直当宝贝,没事就会唱上几段。唱到兴头上,她就把床当戏台,把床单当戏服,有模有样地自娱自乐。   9岁那年,章华琴全家移居到新昌县的儒岙镇,也就在那时,她第一次看到新昌县调腔剧团的表演。然而,她与调腔的初

  艰辛的演艺经历

  由于调腔的音高比越剧高很多,初学时章华琴的高音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声腔老师说我的声音像蚊子叫。”为此,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对着县城里的城墙练发声。“那时天还很黑,我心里也有点儿害怕,每次出门都给自己壮胆,不过偶尔碰到人反而会被我吓走。”章华琴回忆起学艺时的辛苦连声感叹。日复一日,不到半年,她的音高就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很快,章华琴便可以跟随团里的老艺人登台表演了,即使刚开始只是“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她都认真对待。后来师从调腔旦角名家赵培生,用3年时间学会了60余本调腔传统剧目,成为团里主要的旦角之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章华琴演出最多的时期。不管是演传统戏《闹九江》、《北西厢》,还是演现代戏《三月三》、《红灯记》,她都赢得了观众极大的认可。那时下乡演出十分艰苦,“不仅要演戏,剧团的日常事务都需亲力亲为,寒冬腊月要下河洗菜、刷碗、洗衣服,一双手有时冻得都没有了知觉。”让章华琴至今难忘的是,当年生完孩子还未满月就去排演《红灯记》,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她顾不上休息没日没夜地排练,直至累到吐血,从此落下了支气管扩张等毛病。直到现在,只要飙高音她的嗓子就受不了。

  不仅从艺艰苦,老无所养也是调腔艺人最大的担忧。“我还算幸运,赶上了好时候,我的好多师傅年老后回到乡下生活,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为了尽一点心意,前几年她一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贴补师傅。“可没想到,接济没两年,师傅就离世了。”说起故去的师傅,章华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重在培养年轻人

  上世纪80年代,调腔日渐式微,为了精简开支,剧团一方面大批裁人,另一方面不少人因为待遇等问题也纷纷主动离开。章华琴说,自己也有过一走了之的念头,可由于心中对调腔有太多的不舍,最后决定坚守。

  虽然有章华琴等人的坚守,但要想将这一地方剧种传承下去必须得改变现状。2006年,新昌调腔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保留有元杂剧风范的新昌调腔引起了多方关注,当地政府也出台多项举措积极扶植。

  为了培养新一代调腔演员,新昌县调腔剧团与当地艺校联合开办了调腔中专班,这是时隔20年后的又一次开班。在章华琴看来,新招收的35名学生就是调腔发展的希望,作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她在这些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尽管学校偏远,她每天都是早早过去,很晚才回来,有时干脆就住在那儿。5年过去了,今年正好是这些孩子们毕业的时候。按照当初的约定,这批学员毕业后将正式进入调腔剧团,不巧遇上院团改革,此事暂时搁浅。“孩子们学了那么多年,现在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看着他们去打工赚钱,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章华琴说。

  对于调腔的传承,章华琴觉得调腔的魅力还未被完全挖掘,这需要新老从业者共同努力。“同时,一个演员的文化修养非常重要,而要提高文化修养就必须多读书。书看的多,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就深,也直接决定着观众的多少。”对于调腔的未来,她认为,不能关起门来搞艺术,应该赋予它更多的时代气息。(中国文化报/杜洁芳)

上一页 1 2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