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辉在演唱“新雅乐”
哈辉从2006年夏季开始研究中国古典音乐与礼学,经过一段时间,逐渐探索出“新雅乐”的发展脉象与文化精髓——即将中国传统文化,用“诗” 、“礼” 、“乐” 、 “舞”的形式呈现出来,再现5000年礼乐文化,重振中华之精神。新雅乐主要传承儒家文化中孔子的“礼” 、 “乐”精神,以中国古代音乐为典范,采用写意的手法,把抽象的古典灵魂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入音乐中,再配以优美的诗、词、歌、赋、礼、乐、舞、吟等,呈现出的一种兼顾“思想性”和“形式美”两个文化层面的新艺术形式和新音乐概念。新雅乐的审美意韵为“庄重、正统、高雅、典雅” ,乐的范畴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集“诗、礼、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形式,且倡导的是孔子所提出的—— “德音雅乐” 从一位民歌手转向演唱新古典音乐作品,哈辉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9月底,她随中国文联“今日中国”艺术周到美国出访,在林肯中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唱她的新雅乐,中国风飘荡在美国音乐厅的穹顶上,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记者近日专访了哈辉,请她谈谈自己在音乐上的见解。
记者:之前您是一位民歌手,现在您唱的还算是民歌吗?
哈辉:其实我唱的已经不是民歌了。新雅乐里更多的是文化,在我的新雅乐里有儒家文化人伦之理:夫妻、君臣、朋友,主要传承儒家文化中孔子的“礼” 、“乐”精神,以中国古代音乐为典范,采用写意的手法,把抽象的古典灵魂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入音乐中,在音乐中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传递国学的精神。
记者:当初为什么会确定这个方向呢?
哈辉:有一次我看了一本书,是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写的《礼乐人生》 ,这本书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它让我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而且,那时候我的民歌演唱已经到瓶颈期了。我演完《江姐》以后,觉得没有办法再超越自己了,如果我还按原有的轨迹走,那么我注定是要走别人走过的道路。艺术需要创新,需要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艺术的特征。所以是外因与内因的结合,促使我有所改变。
记者:您一方面是考虑自己的艺术,另一面是在考虑民族唱法的出路吗?
哈辉:当时只是想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并没有考虑什么是新雅乐。中国的古典音乐不能说消亡,但是很多人都听不到了,所以我首先要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起码让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是海内外的观众领略到古典音乐的魅力,这才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现在我们听的民歌是近两年流传的,但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那些音乐,我们从何寻觅呢?我希望这些音乐还能被年轻人听到,不要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