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湘(河南日报记者邓放/摄)
“从新郑机场出来到大河锦江饭店,我沿途尽览河南郑州这座千年古都的厚重文化和城市新貌,这里是中原文化的沃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对这座城市文化的感受。”
身姿窈窕、步履翩然,中国舞协名誉主席白淑湘身披一袭玫瑰红披肩步入会场。11月24日,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活动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专程赴豫的白淑湘。这位73岁高龄的中国芭蕾领军舞者,脸上并未留下很深的岁月痕迹,依旧清秀高雅。
“作为中国芭蕾的领军舞者,您成功塑造了《天鹅湖》中的奥杰塔和《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花等艺术形象。舞蹈艺术离不开文化沃土,河南之行可给了您新灵感?”记者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白淑湘的兴趣。她说,《风中少林》、《水月洛神》这两部舞剧都曾摘取“荷花奖”金奖,其题材来自少林寺、《洛神赋》等中原文化要素。河南是中国豫剧发源地,像《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名家名剧,都可以成为舞蹈创作的题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河南舞蹈人应该做些什么?“用舞蹈诠释中原厚重文化”,白淑湘沉思片刻之后说,“当代舞、现代舞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舞种,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河南舞蹈人要从西方舞蹈艺术中找到融合点,为中原舞蹈艺术发展添彩。在本届评奖中,河南参赛舞蹈《我们在黄河岸边》就体现了用西方舞蹈艺术来诠释中原文化的创作理念。”
白淑湘说,当代舞、现代舞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舞种,特点是借助舞蹈这种手段来抒发个人的内心情绪,相信在河南会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欢。不要怕看不懂,只需要通过眼睛享受舞者的肢体语言,用心去和舞者进行交流,就能从舞蹈中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河南日报/栾姗 刘洋)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