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这段脍炙人口的吕剧唱腔,在山东几乎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能哼上一两句。当年,舞台上那个窘迫的年轻书生,也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就是吕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岱江。
漫漫从艺路
李岱江,1933年出生于山东莘县。自从儿时第一次在庙会上看到大戏,他就被戏曲深深地吸引了。当时,李岱江还听不懂戏文,就钻到台底下,从木板缝里看演员怎么化装、穿戏服,时常被卸妆水泼湿一身,但他仍乐此不疲。“只要哪里有唱戏的,我心里就像有条戏虫儿拱似的。奶奶还说我是个小戏魔障,染上了戏瘾。”李岱江说。
1949年,李岱江考入平原省阳谷县安乐镇师范。由于他能说会唱,很快就成为学校业余宣传队的艺术骨干。后来,聊城文工团到学校去招生,李岱江毅然放弃学业,踏上了走向艺术殿堂的漫长旅程。经过一番严格考试,他顺利进入文工团。有了用武之地的李岱江,先后参演了《小二黑结婚》、《宝山参军》、《小女婿》等10余个剧目。
1953年春,聊城文工团撤销。李岱江被调到济南,加入刚组建的山东省实验歌剧团(后改为山东省吕剧团),从此与吕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岱江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声音嘹亮纯正,高亢明快。加之他刻苦练功,深入钻研,虚心向前辈艺人和老同志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吕剧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演唱特色。
1954年,李岱江在《小姑贤》中扮演王登云,荣获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1956年,他在《迎春曲》中饰演小会计,获山东省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他主演的《借年》、《两垅地》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他还先后进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