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北京演出市场还没有现在这样热烈,但是来自法国的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却以一台独特风格的音乐会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尽管当时他的演奏专辑已经以录音带的形式风靡中国,但他的演奏以通俗的旋律让之前不谙古典音乐的人们爱上了钢琴。之后20年,克莱德曼几乎每年都在中国举办巡演音乐会,而且场场爆满。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让钢琴这一来自欧洲的古老乐器家喻户晓,也在中国掀起了真正的钢琴热。
昨晚,来中国巡演整整20年的克莱德曼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音乐会。偌大的舞台依然由他一人独领风骚,而曲目也依然有《命运》、《火的战车》、《秋日私语》、《星空》等20年前就已经流行的作品,但严寒中的观众依然充满热情,人民大会堂的门外早早就排起了长队。而观众中也依然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20年的光阴让克莱德曼的脸上布满皱纹,但他的琴声依然悠扬,依然通俗,依然吸引老少观众。
克莱德曼的音乐会20年也在不断变化,昨晚音乐会体现了中国巡演20年的历程。从最早的在乐队伴奏下的演出,到后来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卡拉OK”式的演出,从当年一个人一台音乐会到与中国年轻的女民乐演奏家合作,从当年的只有西方作品到融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的祖国》、《梁祝》等中国旋律,再到与民乐姑娘们合作创作作品,这些随时代而变化的特征在昨晚音乐会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昨晚的音乐会是从大屏幕播放克莱德曼中国巡演的历史镜头开始的。绚丽的灯光中,克莱德曼跟随伴奏音乐弹起了《乔纳森的梦》,接着,《激情律动》、《秋日私语》、《艾莲娜》、《星空》、《命运》等一首首弹出。几首乐曲后,音乐会出现了中国声音,民乐姑娘们开始与克莱德曼合作,于是《弦上的精灵》、《梁祝》、《琵琶语》的旋律从舞台上飘出。
据介绍,克莱德曼20年来是演奏中国作品最多的钢琴家,他改编的《我的祖国》、《梁祝》、《花心》等中国民歌和流行歌曲都成为很多学钢琴的孩子们经常弹奏的作品。克莱德曼对中国音乐的喜爱也成为他能在中国演出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昨天的音乐会也是琴童们的天地,从20年前克莱德曼让人们初识钢琴演奏,到今天那些年轻的父母们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克莱德曼的音乐世界,克莱德曼的音乐已经影响了两代人。一位年轻的母亲对记者说:“当年我听克莱德曼时我就想,钢琴还可以这样弹,还能弹出与我们的内心这么接近的旋律。我想,今天的孩子也会喜欢克莱德曼的。”
如今,克莱德曼带起的钢琴热依旧,今天的孩子们听到他的钢琴演奏依然喜欢,这也是他20年不衰的魅力。(北京青年报/伦兵)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