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12年中考高中招生录取原则及方法(含体艺特长生)
录入时间:2012/2/15 16:04: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化录取
积极探索试行统招录取、招生指标分配录取、免试录取、特长生录取、创新人才提前录取、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等多元化的高中段招生方法。
1.统招录取:
统招录取是录取的主要形式,主要依据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择优录取。当最低录取分数线出现并列分而超过计划招生数时,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如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仍相同,则按考生综合素质测评项目获A等第数量从多到少录取。指标分配录取时出现并列分情况,也按照此规定执行。
2.招生指标分配录取:
为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薄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2012年工作的相关要求,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三中、衢州高级中学、龙游中学、江山中学、常山一中、开化中学等省重点中学应安排70%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参加学业考试的报考率和学校规范办学情况等因素分配,并继续坚持向农村初中倾斜的原则定向分解到各初中;根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各地计划内录取工作统一进行,实行分校录取。
3.免试录取:
(1)免试录取对象及比例:凡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期间,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免试进入省重点中学。录取比例控制在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以内,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2)免试录取的条件:
①被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
②参加市及以上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学生;
③获小发明、小创造省二等奖及以上或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学生;
④在浙江省初中数学、自然科学竞赛,浙江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其中③、④二条中两人及两人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
(3)免试录取的程序: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在学生本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的基础上,经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学校应认真审查推荐学生的材料,并可通过面试、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的正式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在2012年6月2日前报县(市)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备案。市区高中学校于2012年6月2日前报市教育局审批。
4.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
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由招生学校于2012年3月底前提出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专业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专业测试时间、地点等),报招生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体、艺特长生的学业成绩应不低于招生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60%,专业成绩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考核测试,测试结果应及时公布,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专业测试成绩符合要求的学生名单由招生学校于5月10日前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招生人数列入各招生学校的整体招生计划,未招足的指标并入各招生学校的统招计划。
衢州高级中学(美术专业)2012年面向全市招收美术特长生,由学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并组织实施,招生名额列入该校2012年度招生指令性计划。具体招生工作由衢州高级中学制定实施方案并报经市教育局同意后进行。
5.创新人才提前录取: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中“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精神,以及市教育局、市人劳局、市科技局《关于同意衢州二中设立“衢州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批复》(衢市教基〔2011〕67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同意衢州二中(衢州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招生工作的批复》(衢市教基〔 〕号)要求,衢州二中(衢州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面向全市招收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由学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并组织实施。面向各县(市、区)实际招收的创新人才新生数,在衢州二中面向各县(市、区)统招的计划数中作相应的削减。具体招生工作由衢州二中(衢州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实施方案并报经市教育局同意后进行。要求做到规范招生,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6.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定向录取:
衢州一中继续作为民族团结政策教育试点学校,面向全市定向招收初中毕业生,招生名额列入该校2012年度招生指令性计划。具体招生工作由衢州一中制定实施方案并报经市教育局同意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