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一代宗师丁善德的人品、艺品与作品

一代宗师丁善德的人品、艺品与作品
录入时间:2012/2/27 11:18: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1981年全国交响乐评奖。王西麟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初评时因获得第一被报送上去。在最后决定时刻,评委中有人提出,王西麟因打人被关押过七天,他获奖不合适。丁善德拍案而起,说:“打人归打人,公安局已处理。我们是评奖,只论作品,不能因小过而扼杀了一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在激励的争辩中,丁善德坚持原则,最后,《云南音诗》获得了全国交响乐评比第一名。之后,丁善德还为这部作品写了评论。《云南音诗》问世后,几十年来,成为中国音乐会舞台上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名曲。“我想,全国人民都得感谢丁先生,是他救活了这部作品,成为人类共同的财产。”王西麟说:“丁院长坚持原则、敢讲真话、主持公道之举,实在令我辈钦佩。遗憾的是,这样的人现在不多了,这就是今天我们纪念丁先生的全部意义所在。”

  作品——不朽留世

  音乐学者钱亦平在《丁善德的音乐创作》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音乐水平的高低,主要看音乐创作的数量与质量。为了肩负起这个重任,丁善德决心从头做起。”上世纪30年代,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后花了七年时间,跟德裔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以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加隆、奥班等教授,将有关作曲的全部课程——和声、对位、配器、曲式学、作曲,重新又学习了一遍。严谨的治学方式,为他日后的创作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作曲家,丁先生功底深厚,修养全面,创作涉及到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器乐独奏、艺术歌曲以及电影音乐等各个方面,仅编号作品就达35种。其中如《长征交响曲》《黄浦江大合唱》;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钢琴曲《新疆舞曲》第1、2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艺术歌曲《延安夜月》《爱人送我向日葵》《丰收山歌》《蓝色的雾》《玛依拉》《想亲娘》等,都是饮誉海内外的力作。

  作为理论家,他结合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发表了有关音乐教育、创作心得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不下百余篇;并有《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写作技术纲要》以及《作曲技法探索》、《如何识别黄色音乐》(与人合著)等学术专著问世。现在,一套完整的《丁善德全集》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他为中国的音乐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中国著名男高音、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张建一谈及丁善德的艺术歌曲时说:“在国外,我经常演唱丁先生的歌曲。我觉得,他的歌曲,真正称得上是艺术歌曲。因为艺术歌曲是有界限的,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能称得上艺术歌曲。而丁先生的声乐作品,既有民族元素,又有西方技法,唱起来很舒服,与西方和法国艺术歌曲同在一个水准上,迄今仍为中国音乐界的一个高度。我唱完丁先生艺术歌曲后有一种遗憾——中国有那么好的作品,可惜他只留下了三十几首作品,他当院长之后,就没能留下更多的好作品。

  张建一清晰地记得,有一年他去丁先生家,老人告诉他:“我写歌,不是歌写完后再写伴奏的,而是一气呵成,它是整体思考创作的产物。”一席话,使张建一受益匪浅。

  作为一位成功的作曲家,丁善德先生在创作上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显示了中国新音乐开始成熟阶段一代人的成就;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代人为中国民族音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文汇报/记者施雪钧)
(编辑/石磊)